揣曉萍
摘要:作為當今素質教育下的熱點話題,創新教育已經成為小學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學習,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思維。而所謂的創新教育就是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創新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去進行創新教育呢?如何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學習從而具有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呢?以下本人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教育提出一些建議及對策,希望能夠對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創新教育 建議及對策
引言
就創新教育的本質而言,就是一種運用新方式處理事物的思維,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提出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就是要讓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思維,進而保證學生能夠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讓學生掌握好有關的知識,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容易的學習新知識。而所謂的創新能力,包含了對信息的加工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對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以及表達自我創新成果的能力等。學生所進行的創新活動并不是單純的智力活動,而是以創新情感為推動力,所進行的綜合性活動。
一、借助學校現有的教學平臺,深入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通常過分依賴課本,填鴨式地將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只知道背公式、定理以及法則等,缺乏自主探究思考問題的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差,學生發散思維以及創新能力亟待提高。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不具有極高的趣味性,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有很強的學習興趣。之前,在講解角的特征以及大小時,教師會根據書上的定義先給出角的其中一個頂點以及兩條邊,或者是教師自己做一個小的教具,用釘子去規定其中一個頂點,將其固定在木板上,用兩條線作為三角形的兩條邊,通過調整線而去改變角的大小,從而體現角的特點。然而這種方法不僅不易操作,并且不具有教學直觀性。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需要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借助學校現有的教學平臺,利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去演示角的特征以及大小變化,不僅有效吸引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拓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并且突出了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性,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去思考有關的數學問題,借助多媒體技術去學習數學知識,有效利用共享資源的同時,還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注重學生之間的作業差異
眾所周知,數學課中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礎性的數學概念、法則以及公式,教師通常也會以作業的形式去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很難看到學生對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因此,需要在課堂上借助投影儀,引導學生進行實地演練。例如:在講授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借助投影儀展示學生之間不同的算法,進而讓其他學生去判斷對比哪種算法最合適,不僅發展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更促使學生能夠勤動腦解決數學問題。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與此同時教師要記錄下學生發言中的要點,幫助學生樹籬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清晰明了的區別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歸納總結學生作業中一些容易出現的典型性錯誤,進而集中向學生進行講解,通過算法訓練去幫助學生突破常規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具備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用多形式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提出富有創新性的想法及建議,進而去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該認可以及贊美學生所給出的合理化答案,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空間和機會,幫助學生形成新的解題思路。
三、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實施創新教育,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創新的學習觀念,讓學生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教學環境中,去掌握基礎知識,形成思維方法。
小學數學中的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教師在進行教學設汁時要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在課堂上通過情景式的再現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增強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例如:教師在講授“數學廣角一可能性”這一數學知識時,教師引導學生自行設計轉盤以及摸球等游戲,通過有意識的向學生講解和概率有關的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掌握和概率有關的數學知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借助實踐活動去表達自身的想法,還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學生也在學習活動中提高了自身的創新能力。
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信心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滲透及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尤為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形象創新思維,強調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展示機會,并根據班級內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不同智力發展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進而能夠讓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通過增強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學習興趣,進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視小學階段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做好小學階段內學生的創新教育能夠為學生今后更高水平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和前提,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具備較好的綜合素養,成為時代的寵兒。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教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仇海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教師,2014(34):83.
[2]董麗瓊.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創新教育[J].考試周刊,2014(86):68.
[3]馬小麗.淺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及策略[J].考試周刊,2013(88):79.
[4]侯紅梅.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創新能力一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