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賽君 翟桂宏
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造成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低下的問題。就這一問題,我們積極引入高效課堂教學理念進行地理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立足于對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為探究的過程,希望借此進一步為初中地理構建高效課堂貢獻出一份力量。
關鍵詞:初中地理 高效課堂 構建
前言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這是每一名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讀圖析圖;借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著手進行,通過這三種方法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以下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讀圖析圖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制定小組目標,設置激勵機制,可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使他們通過彼此的分工合作,交流探討,來體驗完成任務的樂趣,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其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在教學《降水的變化與分布》一課時,我按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性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為他們布置了以下幾個問題,讓他們在組內互相探討,如:(1)“看圖探究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兩極地區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的年降水量大約是多少毫米?”(3)“在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別?”隨著我的講解,各小組的學生迅速在自己組內探討研究,由于學生之間的問題不同,可以互相糾正和啟發對方。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們不僅發言的機會多了,還對問題的討論更加完整了,進而構建初中地理的高效課堂。
二、借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有著直觀而形象的特點,它通過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優勢,使初中地理內容中枯燥的內容轉化成形象的、生動有趣的內容,不僅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還能調動學生對初中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做好課件,在課堂上恰當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親身體會地理魅力,使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初中地理教學中來。例如在教授《交通運輸》時,我問學生:“你們交通運輸和交通工具的區別嗎?”聽到我的問題,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說:“知道。”隨后,我借助PPT軟件呈現出一幅去往西藏拉薩的插圖讓學生觀看,學生立刻被PPT帶來的巨大視覺沖擊,所吸引,接著我說:“現在我們去往西藏拉薩困難嗎?都有哪些交通方式呢?在眾多的交通運輸方式中,我們如何做好最佳的選擇和線路換乘呢?說一下你選擇這種交通工具所考慮的因素是什么?”隨著我的講解,學生們紛紛舉手搶著回答,我隨機抽取一名學生讓他回答以上問題,他站起來說:“老師,現在我們去往西藏拉薩一點也不困難,我們可以選擇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在這眾多交通運輸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線路,想快點到達的可以選擇飛機,在不著急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火車出行,路上還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當地特有的動物一一藏羚羊、牦牛,以及拉薩布達拉宮。”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也使他們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鞏固所學的知識,保持學習的興趣,從而構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
三、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課本選擇合適的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師讓他們提出對問題的見解,激活學生思維,促使他們邊思考邊學習,以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自然特征與農業》一課時,就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我的創設問題,如:(1)“重要的旱作農業區有哪些優勢?”(2)“我國北方主要種植哪些農作物?”(3)“如何解決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的問題?”我話音剛落,張某站起來回答第一個問題,他說:“平原廣闊,土壤肥沃,耕種集中連片。”此時,李某踴躍的站起來說:“我國北方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糧食,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經濟作物;南水北調可以解決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的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調動了初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又構建了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高校課堂的構建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想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必須在教學設計中融匯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凸顯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在高效的課堂學習中提高地理能力和自身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邱冰.淺談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5,(2):44-45.
[2]王平全.淺談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內蒙古教育:B》,2015,(10):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