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中君
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背景下,新時期對于初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門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和個性品德的學科,如何能夠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成為當前廣大教育者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以提高考試成績為主,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較為陳舊,無法有效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而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除了傳授理論知識以外,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尤為必要的,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思想品格,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本文主要就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 學習素養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作為我國課程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思想品德和個性素養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理論知識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尤其是在當今社會背景下,社會進步飛快,在多元的社會背景下如何能夠幫助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顯得尤為關鍵。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應該充分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滲透德育教育思想內容.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吸收和理解,切實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由此看來,加強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研究顯得尤為關鍵,有助于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在初中政治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思想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生處于身體發育與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對于世界認識缺乏完善的認知,沒有形成完善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對于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不能夠形成完整有效的認識,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以及網絡環境的影響,使得學生在生活中可能走行不良途徑,初中生的心理發育不夠成熟。在初中生的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學生進行溝通,把德育的教育思想滲透進日常的政治課程教育過程中,促進學生自控能力與辨別關系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們在生活過程中能夠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提升。
2、在初中政治課程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途徑分析
2.1傳統文化典故加強學生的理解
以初中教材中的相處之道為例,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元代郭居敬編撰的《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讓學生思考思考子女怎樣與父母相處?有學生認為可以用其他事物代替鯉魚,有學生認為可以到市場上去買魚,讓學生去探究父母與子女之間應建立怎樣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在去粗取精的學習中滲透德育。在課堂中引入很多優秀的典故、實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識,提高為人處世的能力。教師把傳統文化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用實踐的方法感受傳統文化,深入理解傳統文化背后的思想,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本質,結合社會的發展,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相結合。
2.2教材貼近生活,增強責任意識
如九年級第一單元中的環境問題,從我們身邊的城市垃圾、人口增多、人口素質不高、城市建設中的不科學、不合理,人口增長快,需要住房,就得毀林地修房,填河、填海造田,排出的垃圾、廢棄物就會增多,交通擁堵,私家車增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市民素質不高,亂丟亂棄、捕殺野生動物引發環境問題,城市建設中的規劃不合理,重復建設增多,資源浪費嚴重,建筑垃圾增多等等諸多因素,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引發環境問題的思考,讓學生在討論中、發表意見中引發責任意識,激發他們“愛護環鏡,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思考,最終落實在行動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2.3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德育教育滲透
在教育事業面向現代化背景下,新時期如何能夠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在優化學習過程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成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相較于傳統政治課堂上單一、陳舊的教學手段而言,學生轉被動為主動,更加充分的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尤其是在教育信息技術手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背景下,應該充分整合現代化教育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使政治課堂教學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我講你聽的形式,將枯燥、抽象的知識更為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提升教學成效。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調動,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促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諸如,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分析中,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制作PPT,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將蘇州園林、敦煌莫高窟和瓷器等眾多優秀文化展現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在欣賞生動、形象的圖片同時,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中華文化產生一種認同感和歸屬感,無形中養成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
2.4利用教學情境的創設加強德育教育
任何事情,一個良好的開始都是成功的重要部分,所以教師應該在每一堂課開始的時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我愛我家”這一主題的教學環節中,開始的情景導入可以這樣:“當你還未出生處于孕育階段的時候,家里人已經為你的降生做了各種打算和物品的購買。在你們出生之后是得到了父母及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和照顧,你們的爸爸媽媽做過的最令你們感動的事情是什么?”這時候的學生往往心理上已經有了很大的觸動和感受,會就很快進入我愛我家的課程學習狀態,積極發言,表達自己對家庭的看法。在教學情境的設置過程中離不開問題的設置,教學情境只有在一定的問題設置的條件下才能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在問題的設置上應當充分結合具體教學情境的設置,根據教學情境以及具體的課程內容來進行問題的有效設置。這種教學情境的設置對于德育教學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完成初中政治書本的知識傳授不代表著初中政治教學的完成,也不代表教育任務的完結,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將來能夠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新課改下的德育滲透教學在政治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引入德育情景模式,營造德育教學的氛圍,真正落實政治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
參考文獻
[1]程新忠.談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B版,201 3,12(7):82- 83.
[2]黎玉財,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3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