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梅
摘要:從數學學科的教學需求可以看出,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鍛煉和開發,在其后期學習的過程中,是深層教學和能力培養的思維啟迪的前提保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出現的思維邏輯能力較差,導致數學學困生現象的出現,并影響到實際的教學效果。因此,對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出現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困生 解題能力
在教學課程不斷改革的過程中,新的教學理念雖然帶來了新的課堂生機,加強了學生在思維開拓、創新意識的學習能力的水平,但在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以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來說,其就出現了教學科目上的“學困生”;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的主要表現為:缺乏自信心、獨立性,學習沒有目標和方向等。在相關邏輯知識疑惑的不斷累計中,最終使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出現厭倦、放棄;其阻礙著學生的智力、學習能力持續發展,也是目前我們需要關注的學困生學習教學的具體工作轉化,使其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在對小學數學學困生進行解題能力提升措施提出之前,我們現就相關的小學數學學困生現狀進行簡要的分析;在現今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相關的課程教案的改革中,相關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我國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兩項決定中,我國教育部提出要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即對傳統應試教育、教學考試的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科目的考試分數主導思想進行相應的思想轉變,強調對學生在提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但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常常會發現學生在相關的基本概念、定理出現思維模糊不清、對課堂提出的教學問題缺乏解題積極性、學生自身的學習不良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出現學困生出現的概率也相應提高。盡管相關的研究者對國內學習困難研究現狀進行過總結和分析,但因地域文化、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研究范圍、教學內容不統一等因素,使得相關的問題概述和解決方案也不能直接反映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情況。
2、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措施
2.1注重與學生的課堂互動
有相關學者對人們學習知識的注意力、集中力進行研究和分析時,發現在課堂教學中,作為知識接受方,不論其年齡大小,相關的注意力,在教學內容沒有相應變化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最多維持在2 5分鐘左右;由此,在結合小學學生成長階段的多動特點;分析出,在課堂內容的講解中,數學教師不光要實時關注整體班級學生學習情緒,更要關注學困生在課堂表現出的學習情緒。在他們對枯燥、不能理解的教學知識中,教師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運用、參考合理的生活實例,對內容進行藝術性的語言包裝,活躍課堂談論氛圍的同時,也是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積極的思維引導。并通過課后的針對性互動交流,對學困生進行合適的關心和肯定,使學困生能在互動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閃光點并增強自信心。
2.2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溜號走神等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豐富課堂教學模式,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集中精力專心聽講,進而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比如,為學生講解幾何圖形有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從網絡上搜集有關幾何圖形的圖片或者是視頻,然后進行資源整合,制作一份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課件,將幾何圖形形象化地展示和演變給學生看,以促使學困生對幾何圖形知識有深刻了解。比如,為學生講解“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的方式來進行知識點的具體演示,讓學困生直觀地感知這一知識點,進而有效地促進學困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2.3培養小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因為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對小學生來說,學習難度有點大,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小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提前宏觀把握教材知識。同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引導,不能讓小學生只是瀏覽教材內容。預習之前,教師可以根據即將要學習的教材內容提出幾個問題,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并找出答案,以此進行針對性的預習,小學生會更快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做到有目的的學習,提高學習質量。
2.4不斷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綜合應變能力
通過互動交流,啟發其自身對知識的實際應用,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對學困生反映的實際問題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修訂和教學方法的拓展,如新媒體技術運用、情景再現、計算口訣競賽等多樣的方式方法,通過較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通過多方討論實時糾正相關出現的錯誤,并培養其相關獨立的學習意識和習慣。作業布置的難易程度也要根據實際學習水平,綜合整體學習情況,也要關注個體的實際表現,進行由易到難的逐步誘導方式,增加學困生對完成作業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2.5合理制定課后作業
繁重的課后作業會使小學生感到負擔,尤其是數學作業,大量的計算題需要小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狀況,防止“題海戰術”帶來的弊端,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不重復布置已經會的基礎題,不布置超出小學生解決能力的問題,一步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杜絕學困生。
結論
綜上所述,真正能提高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方法,并不是傳統應試教學中的基礎知識的不斷演練,而是在正確的現代教學觀念中尋找到學困生在數學中出現畏懼或逃避的原因;并在和學生的互動交流中,了解到其自身對學習感到的困惑要及時解答、關懷、激勵,讓其自身發現擁有的閃光點,且根據學困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創造適合于其表現的機會,在對應的認可和肯定中,增加其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的同時,做到小學數學學困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斌.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與轉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3 (5).
[2]張鳳明.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淺探[J].黑河教育,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