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華
摘要: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尤其是要抓住文明禮儀教育這一重要切入點,幫助學生從自身找不足,共同制定文明公約,將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納入班級管理與考核之中,以及選樹一批先進典型,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關鍵詞:學生教育;綜合素養;文明禮儀;制度促進
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學生素養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要通過人格的魅力、活動的引導、思想的疏導、制度的完善等多個方面對其進行有效引領,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善的引導,使他們能夠得到心靈的陶冶和情操的培養。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以制度完善為抓手扎實開展各類活動,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強化禮儀教育,在全班開展“大家一起找不足”活動
當代學生大多屬于獨生子女,他們長期處于父母、爺爺奶奶輩的關愛之下,如同溫室的花朵,在與人相處、文明禮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特別是在文明禮儀教育上,有的學生不懂得尊重他人,也有的學生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文明用語、文明習慣相對不足,這樣的現狀對廣大教師應當具有一定的啟示。教師要通過禮儀教育的強化培養高素質的青少年。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認真分析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特別是文明禮儀方面的問題,在全班開展了“大家一起找不足”活動。活動之前組織學生精心編排了一臺小品《我是小皇帝》,講述的是兩個學生一個非常講文明懂禮貌,另一個個人素養不高、文明程度低下,通過兩人惟妙惟肖的表演,更加形象地進行了對比,從文明用語到文明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既尋找文明學生的優秀之處,同時也尋找不文明學生的不足進行逐一對比分析,然后發揚批評和自我批評精神,在全班進行找自身不足的活動。不僅自己找,而且同學之間相互找、相互評,使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在活動中得到了有效體現,通過這樣的形象分析、對比排查、自我解剖、相互幫助,有效增強了學生文明禮儀程度。
二、集聚集體智慧,群策群力共同制定班級文明禮儀公約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文明禮儀屬于整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一項較為薄弱的環節,也容易被教師忽視。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強化了文明禮儀方面的教育管理,集中集體的智慧,共同出力制定班級文明禮儀公約。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對涉及到青少年文明禮儀的內容進行羅列,從文明用語、文明學習、文明住宿、文明乘車等各個方面進行資料搜集,每一個學生或者每一個小組都承擔一定的內容,大家將任務分解開來搜集相關的文明禮儀要求內容。在分組搜集之后開展班級集體交流,筆者要求班委會對各小組學生交流的內容進行逐一記錄,匯總整理,制定出班級文明禮儀要求方面的主要內容。并從網絡中搜集,對照學生文明禮儀規則制定出本班級文明禮儀方面的公約初稿,涉及到10大類42項內容,基本涵蓋了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項文明要求。筆者在班級進行了公開投票活動,以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同意為原則一次性通過,并自行成為班級的文明公約。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無條件遵守,自覺做遵守文明禮儀的學生。從以往教師零零散散的口頭說教到建立完善的班級公約,文明禮儀教育實現了從零散到系統、從零碎到正規的華麗轉身,學生有效提高了文明禮儀程度。
三、實施量化考核,采取星級評定方式激發學生內生動力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素養提升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文明禮儀教育占有大頭,是學生整個身心成長的外在表現。在這一方面,筆者對工作進行進一步細化,使其更具操作性。筆者對學生素質發展進行了全面量化,文明禮儀采取百分制考核的方式,將每一項文明禮儀要求都標注出具體的分值,采取加分制和扣分制并行的方式。哪些方面沒有達到文明禮儀公約規定要求的要扣分,做出了突出貢獻的要予以加分。整個量化考核工作完全由學生自主進行,由班委會牽頭、班級學生代表小組參與,每天對學生文明禮儀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評估,對違反文明禮儀道德要求的學生給予批評教育,并在考核積分中進行相應的扣分處理。這樣的活動使學生的一日學習生活都有效置于規范的制度管理之下,每一個人都要遵守班級文明禮儀公約,每一件事都要經過大腦的認真思考。在每天的量化積分中,班委會都進行梳理匯總得出每個人的日積分,每周進行一次點評,對每位學生取得的進步、存在的問題分別開展講述,每月進行一次星級評比,從一星到五星分別制定相應的分值要求,從一星開始,達到規定分值時升級到二星,以此類推。當平均分值低于一定標準時則進行降級,摘除星級。這樣的評選活動以激勵方式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熱情,有效增強了班級管理工作的實際成效。
四、融入綜合考核,切實發揮文明禮儀制度監督促進功能
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管理要與學生考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筆者在班級開展了綜合素質考核,其中將文明禮儀作為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百分制考核中占有十分的重要比重。一方面參照學生日常文明禮儀考核積分情況,每月折算出具體分值納入學生成長檔案,同時積極鼓勵學生爭做文明人、多做文明事,從日常行為習慣的文明做起,說每一句話講文明,做每一件事講文明,在不同場所也講文明。筆者倡導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共同提高文明素養。一位同學在學習生活中出現不文明現象,其他同學要及時糾正,以班級的文明禮儀公約作為參照,對其進行引導,發揮考核與相互幫助融合的作用,使文明禮儀制度更好地發揮作用。例如班級有一位學生言語不太文明,說話經常罵罵咧咧,其實并非要罵人,而是成為了一種口頭禪,而且在行為習慣上也不夠文明,經常隨地吐痰等。針對這樣的情況,筆者既重視日常考核對他的警示,同時也安排專門的幫扶小組,和他一起認真學習文明禮儀公約,接下來對照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幫他逐一進行分析,還通過一些小手段使其認識到自己在文明禮儀方面存在的問題。如將其罵罵咧咧的講話錄音下來,回頭播給他聽,他聽后非常羞愧,原來自己說的話這么難聽。通過這樣的方式較好地發揮了禮儀制度對其行為規范的糾正作用。
五、樹立先進典型,著力營造人人講文明的良好環境氛圍
在一個班級,弘揚正氣和主旋律應當成為學生素養提升的重要外在促進因素。在這一環節,先進的學生典型更能夠提高榜樣示范引領的作用。教師要著眼于教育工作需要,在學生身邊選出一批先進的典型,以他們為榜樣帶動全班學生講文明講禮貌,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例如班級管理評比活動中,筆者專門設置了“文明禮儀之星”這一表彰稱號,每月評選一到兩名,原則上不重復,將那些舉止文明禮貌、與人相處友善、素質較高的學生評選出來作為“文明禮儀之星”,在班級進行宣傳表揚,讓大家以他們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質。這樣的先進典型對學生具有更強的示范引領效果,教師選取那些遠離學生生活的高大上人物形象,遠不及選取他們身邊的這些形象更為有效。被評上先進的同學,也會更加珍惜獲得的榮譽,進一步提高自我要求,在言行舉止方面努力成為全體同學的榜樣。有了這些先進典型為引導,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文明的力量,對整個學習與生活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學生教育管理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需要制度的完善與支撐,并通過有效的執行和全面的監督幫扶,才能更好地實現其促進功能。
參考文獻:
[1]陳勝利.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推動素質教育發展[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6).
[2]楊淑英.推行文明禮儀教育 切實提高學生素質[J].新課程(教研),2010,(01).
編輯/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