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花萍
摘 要:新時期,新要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幼兒教育中已迫在眉婕,它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萌發幼兒的想象意識,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創設教學情境,優化教學效果,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所以,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學會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這樣,才能把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學情境;語言氛圍;創造意識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32-01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不僅走進了大中專院校的課堂,同時也悄然走入了中小心學甚至幼兒園的課堂中。特別是在幼兒教育中,它不僅對幼兒園的課堂教學活動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而且對現代幼兒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筆者從事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已有多年,下面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體技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孩子年齡小,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鮮明、新穎、具體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兒無意注意的主要因素。而多媒體技術以其鮮艷的色彩、多變的動態畫面、聲音的配合能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例如,中班數學《分類統計》活動中,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為生動有趣的教學軟件,整個活動以小動物變魔術和與小朋友們做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不僅如此,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音和圖象來實現某些知識性較強的內容,就更易于幼兒掌握知識,同時也符合低幼年齡的認知特點。每當電腦顯示小動物一邊唱著動聽的歌,一邊拍打翅膀,帶出各種色彩鮮艷的幾何圖形,拼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時,這色彩豐富、富于變化的視覺畫面,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欲望,讓幼兒能長時間把注意力停留在課件上。多媒體教學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光的效果,創設各種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學習情境和教學情境,虛擬了現實,再現生活物景,把靜態知識動態化,抽象知識形象化,枯乏知識趣味化,從而營造了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就是憑著它的這些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誘發幼兒的情感共鳴,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這不僅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正是由于多媒體教學有著濃烈的形象、生動性,使幼兒能進入自覺的學習狀態,愛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甚至連平時表現內向的幼兒也變得活躍起來,這種效果往往是其它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
二、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教學情境 ,優化教學效果
多媒體所創造的美妙的教學情境,這種情境能把學習的內容在動和靜、虛和實、遠和近、快和慢、大和小之間相互轉化,打破了多種限制,尤其是動畫技術可以表現生活中某些幼兒無法親自感受的事物,如:讓幼兒認識蝸牛的各種形態,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這樣蝸牛的整體形象就在幼兒意識中形成,極大增強了教學的密度,節省了教學時間,減輕了幼兒學習時的負擔,優化了教學效果。多媒體計算機具有靈活、隨意的界面交換功能,教師可以讓顯示屏上的畫面和存貯的聲音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主動調控、快捷的交換,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錄音、錄像機因倒回播放而中斷教學使幼兒注意力分散、影響幼兒思維等弊端的發生,這就可以使教師能更主動地控制教學過程,進而增強教學效果。在中班科學《有趣的磁鐵》一課,其難點是讓幼兒掌握正負極之間的關系。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逼真的模擬,并將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幼兒獲得了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知識經驗,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為幼兒的學習語言營造良好氛圍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興趣維持的時間較短。要想在較短的時間里引導幼兒去學習語言,是非常困難的事。但多媒體憑著它的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興趣達到最高點。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幼兒語言學習需要環境的支持,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幼兒語言學習不可缺少的因素。例如:大班語言活動《小蝌蚪找媽媽》,傳統教學就是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注意,然后老師講故事,接著幼兒了解故事的題目,故事中的人物,最后知道故事中發生的事。而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后,當屏幕上剛一出現小蝌蚪,小朋友的積極性就來了。在老師點擊出畫面的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他們都情不自禁的喊:“蝌蚪、蝌蚪……”這時,教師加以引導,和幼兒一起觀察小蝌蚪是誰的寶寶?它找到媽媽了嗎?并以它為導線,引導幼兒去思考小蝌蚪的媽媽是誰?是扁嘴巴的鴨媽媽嗎?是大眼睛的金魚嗎?是白肚皮的大白鵝嗎?……幼兒一看就能很快地回答。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幼兒搭建了通向語言的橋梁,促進了幼兒的語言學習。
四、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萌發幼兒的想象意識
在電腦教學中,我們常常以“講故事,人事物,玩游戲,學電腦”四結合為教學模式,并靈活運用多種復述形式,使幼兒積累豐富的詞匯,優美的語句,還能發展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新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發展認知能力”。科學活動中包含了許許多多抽象的科學道理,并具有較強的嚴密性。傳統的教學來看普遍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掛圖式的教學模式,難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在教學組織上多半是通過教師用語言從頭講到尾的模式來進行的。對知識的把握也只是處于被動狀態。由于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通過感知獲得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它可以使抽象、深奧的科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使他們主動觀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體技術交互性強,各主題頁之間可以靈活轉換,便于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隨意調整教學順序,當幼兒對某一內容感興趣或感到困難時,可靈活演示,拓寬了教學途徑。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
總之,多媒體應用于幼兒園教學不僅是教學手段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它對教育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了教學效果。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手段,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只要我們不斷學習、提高認識、求真務實、大膽創新,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就會真正走進幼兒園,成為教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發揮其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