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
摘 要: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的高質量,就要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為先,以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為本,以此實現教學整體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生主體;趣;情境;小組合作
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活動,不能一直蔭蔽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要以新課程的全新政策和學生的進步發展為基礎進行優化與革新,要以卓有成效的措施達成教學效果的實質提升。
一、設趣激發學生主體參與
興趣是一種精神需要,是激發學生熱切關注和積極探索的一種內在動力。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要注重學生主體的興趣激發,要注重有趣教學活動的開展與營造,要讓學生的興趣與物理知識的認識、學習情感等結合為一體,讓學生以興趣深化認識,以認識強化情感。只有讓學生主體產生了挖掘物理知識的廣泛興趣,才能使其樂此不疲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主體知之、好之、樂之。例如,在初中物理《顯微鏡與望遠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透過顯微鏡觀察自己想了解的東西,讓學生透過望遠鏡遠觀美景,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探究其中的不同奧秘。
二、設境引發學生主體探究
情境,是一種場景,是一種境界,以情境貫穿課堂教學活動的始末,以情與境的高度融合渲染課堂的氛圍,塑造教學的真實感與境界感,讓學生在情與境的引發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構。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物理知識的內在性與實際的聯系性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情境與物理知識的相關性與匹配性突出其內在規律,讓學生主體在真實、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識與實際的貼切與吻合。例如,在初中物理《內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回力玩具小汽車帶入課堂,將小汽車上緊發條后將其放在水面上,讓學生觀察汽車與水面的反應,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探究內能的轉化原理。
三、設組促進學生主體發展
以組為單位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是新課標倡導的優勢策略,是活躍課堂氛圍、減少師生、生生隔閡的關鍵方法。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合作為方式進行物理知識的質疑與解答,讓學生主體在互勉互勵中得以全面進化與發展。
總之,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不能一直受制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要認真體察新課改各項理念與政策的優越性,要注重學生主體興趣、行為等內在形式的發展與進步,只有學生主體真正的發展進步才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李蘭.中學物理教師教育科研現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周小強.C區初中物理實驗中小組合作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