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昊(遼寧省歌舞團,遼寧 沈陽 110031)
?
略談雜技的基本功訓練
吳 昊
(遼寧省歌舞團,遼寧 沈陽 110031)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的雜技藝術發展迅速,影響到了許多年輕人,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對于雜技的基本功訓練來說,我國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并將傳統化的雜技模式與現代化的創新形式相融合,創造出新的雜技基本功訓練法,傳統的雜技是演員做一些較難的動作去吸引觀眾的眼球,而現代化的雜技藝術不僅僅有著基本功的完美展示,同時還加入了一些道具對正常表演做輔助作用,并在整場表演中加入了藝術化、情感化的元素,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享受好感染力。本文就雜技的基本功訓練進行闡述,從而了解雜技藝術的魅力。
關鍵詞:雜技;基本功;訓練
雜技的基本功訓練指的是演員的頭、手、腿以及腰四個部分的訓練和基本功的練習。根據現代化的雜技模式和要求,雜技演員不僅僅要練習基本功,更要將舞蹈的元素加入到雜技表演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從而感染觀眾,獲得支持。所以現代化的雜技的四要素為:身體素質訓練、跟斗訓練、頂功訓練、舞蹈訓練。要求演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較高,嚴格的基本訓練為了讓演員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帶給觀眾一場視覺盛宴。
傳統的雜技基本功訓練項目包括:腰部訓練、腿部訓練、跟頭訓練以及頂功訓練。腰部訓練要求演員的腰既要具備一定的柔韌性,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力度;腿部訓練要求演員有一定的支撐力;跟頭訓練是演員練好雜技的基礎,演員的彈跳力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頂功訓練是演員進行有難度的雙人表演的基礎,要求演員有著一定的支撐能力。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雜技表演者加入了創新的概念,融合了舞蹈訓練作為雜技基本功訓練的一項,要求雜技演員的肢體足夠協調,展現的動作更順暢、更完美。在實際的雜技表演中,觀眾很清楚的可以看到雜技演員的基本功底子是否足夠好,正是平日的嚴格訓練創造出了雜技演員的獨特、創新的高難度表演得到了觀眾的賞識。
隨著舞臺布置的逐漸改善,雜技藝術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融合了燈光、音樂等效果,使得整個雜技表演更加的引人注目,再加上雜技演員的扎實基本功,可以體現演員的炫酷效果。但從目前的角度來看,許多雜技演員覺得舞臺的效果可以掩蓋住他們基本上的缺陷,便不重視雜技的基本功練習,導致雜技藝術的獨特性消失。
雜技表演的多中要素都是基本功的展示,也就是炫技,目的是給觀眾達到一種驚訝、刺激的視覺感官效果。對于雜技演員來說,再進行高難度動作訓練前首先要進行的是身體綜合素質訓練,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防止在表演或訓練的過程中出現摔傷、扭傷等現象,身體素質訓練有些像舞蹈的基本功和技術技巧的訓練,主要是練習柔韌性、彈跳力和穩定性,增加身體的承受能力和腰部、腿部、手臂的力量;其次要練習的是頂功訓練,頂功訓練主要是倒立俯臥撐,有較強的難度,主要練習演員的腹部力量和支撐力量;再次就是跟頭訓練的專項練習,包括:翻轉、騰空、彈跳等,目的是達到身體的變異程度的技術訓練,增強肌體的空間感受力,提高演員的靈敏程度;最后是演員的舞蹈素質訓練,當然這個環節的訓練不用達到舞蹈演員的標準,但雜技演員通過舞蹈訓練,鍛煉自身的協調性,增強對舞蹈的認識,從而將舞蹈語匯加入到雜技表演中,達到一種創新性,通過舞蹈訓練可以改變人體的自然形態和身體的協調性,提高演員在雜技表演中的表現力和親和力。
(一)提高演員的專業能力
雜技是一個專業能力較強的藝術門類,對于雜技演員來說,身體素質十分重要,身體素質能夠直接體現在平日的訓練和舞臺上的表演,雜技演員的身體素質指的是柔韌性、彈跳力、爆發性以及支撐能力等,這些也是雜技基本功中不可缺少的項目,有些雜技演員在表演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而導致受傷等現象,這也是身體素質較差的一種體現。例如:一些雜技演員在做倒立動作的時候,由于支撐的時間較長,容易發生跟腱斷裂等現象,這是由于這些演員的跟腱的伸展性不強的原因造成的。
(二)提高演員的綜合素質
雜技演員不僅僅要求具有一定的技能,還要有一定的智能。技能指的是雜技演員的基本功扎實程度,而智能指的是演員的心態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些演員在表演前,心情十分緊張,在表演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動作錯誤或者不能完成較難的技術技巧,導致表演的失敗。在平日的訓練中,雜技演員要對技能和智能兩方面進行訓練,例如:在訓練的過程中,在做到快速起跳等具有較高難度的動作時,演員的內心會十分緊張,容易造成動作的不成熟性。雜技演員是一個整體,只有具備綜合素質能力,才會全力以赴的面對雜技表演,使正常表演順暢、完美。
作為雜技表演的專業演員,不僅僅要掌握雜技的基本功要領,還要了解關于雜技表演的理論知識和雜技基本功的四大要素。不同的雜技表演主題要具有特定的技術技巧,在現代化的表演中,各種雜技基本功間存在著一定轉換關系,不同的雜技內容有著獨特的動作,所以要求演員在排練的過程中,要根據音樂的內涵去編不同的動作,隨著觀眾對雜技的要求的逐漸增加,他們希望看到帶有故事情節的表演,也就是在雜技表演中,所有的基本功動作都要帶有一定的內涵和意義,讓觀眾體會到雜技表演的獨特之處。雜技表演是一項藝術與技術結合的表演手段,在訓練的過程中演員也要將基本的體能訓練與智能訓練相融合,注重演員的心理素質能力和體力。雜技是一項體能消耗較多的藝術,需要演員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在雜技基本功的訓練過程中還會出現演員受傷的情況,需要演員具有較強的承受能力,同時雜技演員在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不能僅僅練習某一項,要達到爆發力、柔韌度以及承受能力綜合發展。
基本功的訓練無法代替雜技表演的全部內容,在正式的表演過程中,演員要將平日訓練的基本功進行升級,將基本功進行加工變成藝術形式表現出來,達到現代化的雜技表演。對于現如今的雜技基本功訓練,要從內容和方法上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疲勞訓練的方法,在一段時間的基本功強加訓練之后,要進行舞蹈動作的解讀以及分析,讓演員從心理到身體上進行一次放松的訓練,這樣有助于演員的基本功持續訓練以及更好的發揮雜技表演。
(一)增加形體訓練和藝術熏陶
雜技屬于藝術的一種,就要經常進行藝術的熏陶,雜技演員可以定期對音樂、舞蹈等藝術進行欣賞和了解,提升藝術欣賞能力,從而把這種藝術氣息運用到雜技表演中。另外雜技也是一種視覺性藝術,所以對于雜技演員的形體要求很高,雜技演員不僅僅要形體優美,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線條,體現出雜技的美感。如今,雜技表演遍布了全世界,同時也代表著觀眾對雜技表演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雜技演員要更加注重訓練形體,增加形體美,達到藝術性與技術性的高度統一。
(二)創新訓練模式
傳統的雜技基本功訓練,大多數是教練給演員講解雜技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技巧,雜技演員根據教練所說的方法進行訓練,但是這種訓練模式不利于雜技表演的傳承和發展。雜技演員要將訓練模式進行轉變,加入現代化的創新模式,雜技演員可以通過視頻將練習雜技的技巧和方法展現出來,給以后的雜技演員留下寶貴的材料。
(三)采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
雜技的訓練往往是嚴肅的,雜技教練也是十分嚴厲的,有時甚至會出現不顧演員的心理感受而要求超負荷的訓練,這樣會給雜技演員的心理和身體造成雙重的傷害,這對演員的訓練十分不利。為了避免這種強加的訓練模式,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以愛護雜技演員的身體作為前提,積極的進行有效訓練,制定出一系列合理的訓練模式,高效率的提升雜技演員的專業素養,對每個雜技演員要實施不同的訓練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讓雜技演員練好基本功。
綜上所述,本文從六個方面對雜技基本功進行了分析。隨著近幾年來的雜技藝術的展現,筆者總結出,雜技表演再也不是傳統的基本功展示,而是創新形式下融入舞蹈藝術的表演。國家對于當代的雜技演員的要求不斷提升,目前我國最缺少的是高綜合素質的雜技表演,需要的是智能與技能相統一的雜技演員。所以在當代背景下的雜技基本功訓練中,雜技教練要注意訓練演員的心理素質和基本功的表現能力,帶給觀眾奇妙的視覺享受。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我國的雜技藝術會出現更多的創新模式,將會有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陳步森.基于雜技基本功與技巧訓練的分析[J].戲劇之家,2015,03.
[2] 周紅.雜技教育是雜技藝術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和保障——以中國、澳大利亞兩所雜技學校為例[J].雜技與魔術,2011,05.
[3] 袁永杰.試論科學訓練在雜技創新中的意義與實現[J].雜技與魔術,2013,02.
[4] 邵桂珍.雜技學員的培訓之路[J].雜技與魔術,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