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涵(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
從中日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育的對比看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的方向
李宇涵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摘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就應該借鑒外國教育的成功經驗,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改革,促進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發展。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歷史文化交流源遠流長。通過對中日兩國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比較,借鑒日本的先進教育經驗,從而促進我國音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音樂教育;中小學;改革;中日義務教育階段
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應從我國國情出發,立足中華文化和當前音樂教育的現狀,遵循音樂教育的基本規律,加強國際交流,把我國音樂教育擺在世界音樂教育的大背景中加以研究,總結我國音樂教育的經驗和不足,借鑒和吸取外國音樂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推進我國音樂教育改革,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體系,推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中日兩國兩千多年的音樂文化交流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相似的音樂思想、音樂教育思想、民族音樂文化底蘊和音樂審美的心理;我國早期的教育制度以及學校音樂教育可以說是沿襲了日本明治維新后的學校教育制度和音樂教育模式,日本是亞洲最早向西方敞開大門的國家,他通過學習西方科學文化、導入新的教育制度,引進新的教學方法,以及長達一百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大大促進了日本音樂教育特別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因此,珍視中日音樂文化交流,研究兩國中小學校音樂教育的對比,學習、研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對繁榮中日兩國的音樂文化,促進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日兩國都是實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兩國的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對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日本現行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廣泛的表現音樂和鑒賞音樂活動,養成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和豐富的感受音樂的能力,陶冶豐富的情操以及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具備發展參與音樂活動的基礎能力。我國現行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是:學生通過音樂課程學習和參與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探究、發現、領略音樂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學習并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視野,發展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
不難看出,兩國的中小學音樂教學目標都是立足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但中國重視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的培養,而日本則更重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以及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能力。
在日本,小學六年音樂課為每周兩課時。初中三年音樂課為一年級每周兩課時,二年級每周一到兩課時,三年級每周一課時。日本的學制和教育課程的設置是全國統一的,并作為教育的法令頒布,且嚴格實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按照相關規定貫徹實施,不存在隨意加課或減課的問題。這一點體現了國家及教育部門對普通學校教育的集中管理;我國的小學音樂課設置為小學前四年級每周兩課時,五六年級每周一課時。初中三年音樂課全部都為每周一課時??梢娫谖覈魳氛n受重視程度不夠。從課程設置上來看,課時安排嚴重不足。由于沒有相關的法令依據,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被其他正課所取代,經常成為有名無實的空設。
音樂教學方法,無論在音樂教育理論上,還是音樂教育實踐里,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方法更是千差萬別,很難說有一種固定、同意的方法樣式。在日本,比較突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學方法即是“鑒賞教學”“唱歌教學”“器樂教學”和“創作教學”?!拌b賞教學”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情況,確定鑒賞教學的內容和重點,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進行“快樂的聽”的教學,逐步地進入“理解的聽”的教學階段。集中注意聆聽,再進一步品位音樂?!案璩虒W”有聽唱法和視唱法兩種。聽唱法不僅對感覺敏銳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種有效方法,對于中學生也是一種適宜的方法。視唱法或借助鋼琴作為輔助,或單純依靠樂譜進行視唱教學?!捌鳂方虒W”主要選擇的樂器有豎笛類樂器,簧片類樂器,打擊樂器,以及各種電子樂器,并用這些樂器進行合奏教學。“創作教學”是通過音樂創作活動使學生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并不僅僅限于作曲的范圍,一般都是通過音樂即興表演或演奏體現內心的感受。
我國的中小學音樂課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一般是以“音樂欣賞法”“歌唱教學法”為主?!耙魳沸蕾p法”是以欣賞活動為主,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音樂作品進行聆聽、聯想、分析、比較等激發學生自覺地學習、促其形成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求知欲望。但在音樂欣賞的類別上,一味放縱學生追求流行音樂,很少接觸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的音樂欣賞,如此沒有限制,沒有原則,使學生的審美觀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與規范?!案璩虒W法”是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但音樂課堂一唱到底,課堂上只有一個教學目標就是學習一首新歌,老師反復播放或者一句句教學生學會歌唱。學生唱會即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其他相關的創作,欣賞的分析和講解,缺乏對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不難看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有了顯著發展,但與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的先進教育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要發展和提高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水準,教育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首先,相關部門應該提高對中小學音樂課的重視,制定相關的法令政策,并監督教育單位嚴格執行,盡快實現國家及教育部門對普通學校教育的集中管理;其次,我們要引進新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從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出發,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再次,我們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國外音樂教學思想與模式的研究,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如今我國的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培養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我們的教改實踐正是往這個方向邁出堅實的一步。此外我們還應該大膽的嘗試音樂和其他學科的結合,遵循以“美”為核心的審美教育原則。雖然我們的音樂教育還有一些不足和問題,但讓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體系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以此繁榮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