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妮
(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龔家鎮中心小學校,四川 內江 641000)
?
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魏 妮
(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龔家鎮中心小學校,四川 內江 641000)
【摘要】體態律動即有節奏、有規律的運動。同時,瑞士音樂家達爾克羅茲認為:音樂的本質在于情感的反映。因而在此基礎上,當代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強調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并在實踐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將體態律動理論貫穿于其中,從而利用體態律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及創作能力,由此達到最佳的音樂知識學習狀態。本文從體態律動作用分析入手,旨在推動當前小學教學活動的有序展開。
【關鍵詞】體態律動;小學;音樂教學
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方法,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音樂表現平臺,為此,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提高對體態律動的認知程度,并注重在教育探索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自身身體理解能力,提高自身音樂素養,且帶動自身在音樂律動的導向下,協調音樂表現力,達到高效率音樂知識學習效率。以下就是對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小學教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的參考。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體態律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即教師在傳統音樂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承著“灌輸式”教學理念,影響到了學生興趣的激發。而體態律動教學法,更為注重以音樂、形體相結合的方式來增強課堂趣味性,繼而引導學生在課堂知識學習過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達到最佳的知識學習狀態;
第二,體態律動作用亦體現在有助于音樂知識的形象化,即體態律動的運用可將抽象化的音樂知識,如,dou、rui等音調分成幾個具體的動作,從而加強音調的直觀性、生動性,且就此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1]。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強調對體態律動的運用有助于增強整體課堂教學效率,為此,當代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提高對體態律動作用的認知,由此達到高效率教學目的。
(一)啟發學生感受音樂節奏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強調對學生節奏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打造良好的教學空間,應運用體態律動激發學生自主音樂節奏感知力。例如,教師在《瑤族舞曲》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對學生節奏把握能力的培養,即選舉兩名學生做出步行的動作,同時在步行過程中感受從容、安穩的感覺,從而由此實現對音樂節奏的感悟。再如,在《伏爾加纖夫曲》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感悟音樂中沉重的氛圍,即安排學生通過自身身體的理解,即體態律動的表現對音樂中情感憤怒、激昂等音樂節奏進行傳達,達到最佳的音樂節奏感受狀態。此外,在小學音樂音調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對體態律動的運用,應注重加強音調與節奏間的聯系。例如,在4/4拍音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進行體態律動演示,即弱拍向上拍一只手,強拍向下拍兩只手,由此來加深學生對音調的理解程度。
(二)啟發學生感受律動愉悅
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方法在應用過程中有助于加強學生、教師間的溝通、交流,為此,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利用體態律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例如,某教師在《大象》、《小象》影像播放過程中即發現學生會不由自主的隨著音樂進行欣賞律動,為此,教師在實踐音樂教學過程中為了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依據自身對《大象》、《小象》音樂內容的理解,對音樂情景進行表演,從而在表演過程中激發自身律動愉悅性,達到最佳的音樂知識學習狀態[2]。此外,在音樂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亦應注重推動音樂內容向故事的轉換,由此來引導學生在故事欣賞過程中鍛煉自身體態律動,并就此加強自身自主性、積極性,達到高效率學習效果。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小學音樂知識教學過程中利用體態律動來激發學生感受律動愉悅性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
(三)啟發學生內在音樂情感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體態律動的運用亦有助于啟發學生內在音樂情感,為此,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第一,當代教師在體態律動法音樂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結合達爾克羅茲理念,強調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將聽作為音樂教學主線,且在課堂音樂知識講解過程中運用圖片、課件、啟發性語言等教學工具,以此來引導學生更好的感悟音樂內涵,達到最佳的音樂知識學習狀態[3];
第二,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亦應注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感知空間。例如,某教師在《母雞叫咯咯》音樂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對學生內在音樂情感的激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即鼓勵全班46名學生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對母雞體態律動進行模仿表演,最終由此來實現對《母雞叫咯咯》第一、二句活潑旋律的感悟,且在小組比賽表演的導向下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從而實現對音樂內容的深入感悟,達到最佳的音樂知識學習狀態。
綜上可知,部分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承著傳統觀點教學方法及理念,由此影響到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為此,當代教師在高效率音樂課堂創設過程中,應注重發揮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法作用,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活躍課堂氛圍,且從啟發學生內在音樂情感、啟發學生感受律動愉悅、啟發學生感受音樂節奏等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通過體態律動的訓練加深自身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達到最佳的音樂知識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陳超.淺談體態律動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06):76+81.
[2]陳翠翠.喚起音樂的本能——體態律動在小學低段的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性探索[J].音樂時空,2014,15(05):144.
[3]鄧嬡姿.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改革中的應用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4(07):115-116.
作者簡介:魏妮(1985—),民族:漢,籍貫(省市):四川省內江市,論文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