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 陳靜 張飏
摘 要: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是組織者和幫助者;學習是建立情景,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和自我評價的過程。多媒體技術應用促進了英語教學活動的多樣化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分析多媒體輔助對獨立學院學生學習自主性和教師英語教學的影響,以及實施的局限性。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大學英語教學;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建構主義與多媒體的結合
(1) 情景建立。建構主義認為建立情景是教學的前提,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提倡情景性教學。多媒體為建構主義教學與學習環境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平臺。在教學中,課堂上利用各種教學軟件建立情景,課下利用手機或電腦傳輸電影、音頻等網上資源,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綜合語言能力。
(2)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學生主動建構學習的方法,媒體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 而是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手機和電腦去搜集學習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交流合作。建構主義提倡以學生認知為主體,在多媒體教學的環境下,學生在學習中可以通過交流合作, 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可以自主選擇 學習所用的多媒體設備和學習內容, 從而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實現 學習者與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之間的互動。
(4)自我評價。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是在建構主義下,學習者實現自我評價的很好的手段。學習者在學習中可以利用電腦、手機等對所學內容進行自我測評,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做出調整,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2.建構主義下多媒體在獨立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基于建構主義“建立情景—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自我評價”模式,在讀寫與聽說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教室里最有價值的活動是學生們組成一個集體, 相互交流, 共同建構。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對知識的建構非常重要。比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班級人數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各個學習小組課下利用手機或電腦查找相關資料,經過交流討論學習后,由學生自己設置不同地震發生場景,制作為PPT或影視片段,在課堂上各個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將現實生活與課本中知識相結合,更好地了解為預防地震做準備的方法。在聽說課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英語水平的聽力材料,比如情景對話,學生可以先聽情景中人物的對話鍛煉聽力,然后將自己置身于場景中練習口語,可取得一定的效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興趣。
(2)在學習中的應用。學院開設的英語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可以進入學習庫,選擇相應的資料和模擬題進行自我測評,從測評結果中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學生也可下載相關的英語學習軟件,比如一些詞匯學習軟件,學生在測評中出現錯誤的地方,系統會記住,再次學習時,系統會把這些錯誤的單詞標記好,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單詞。以上評價方式,既可使學生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又可診斷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利用反饋的信息進行調整,使學習內容和進度與其語言程度相適應,從而設定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
3.建構主義下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的局限性
由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自我控制的知識建構者,教學實踐的中心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而學生中存在個體差別,尤其是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方面有一定的難度。而且,由于學院經費有限,無法提供更多的多媒體設備,這為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會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要想辦法解決難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董 衛.對建構主義指導下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課堂的調查[J].外語界,2004(2).
[2]傅玲芳,楊堅定.基于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