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泊臻
(臨汾高級技工學校 山西臨汾 041000)
?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的研究與探索
李泊臻
(臨汾高級技工學校 山西臨汾 041000)
摘 要:中職類學校開辦目的和教學目標都是圍繞為社會培養實用型、專業性人才為目標的,讓學生通過中職類院校的教育和培養能夠直接走向社會工作崗位之中,為社會做出貢獻。而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就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成為中職院校教育和培養學生的重要方向。本文對中職類語文教學的就業導向作用展開分析并提出教學建議。
關鍵詞:就業 語文教學 中職 實踐
中職類學校開辦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和專業性人才,因此,中職學校的課程和科目都是圍繞如何為社會提供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為增加中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出發點而設置各類科目。中職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整體素養的重要課程,所以,加強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在當前壓力重重的就壓市場來看,很有必要。[1]
1.順應社會發展和教學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就業市場競爭里不斷增加,而實用型和技術型人才的市場缺口也在逐步加大,因此,培養實用型人才成為市場的需求,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語言表達、文字敘述、綜合思維等方面的素質,不僅是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體現,也是順應市場需求的重要表現。
2.實現中職教學目標
隨著當前市場人才的缺乏,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落實,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也是中職教學目標向新時期改革思想靠攏的具體表現,是不斷深化和落實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是逐步實現中職學校教學目標的重要步驟。[2]
3.培養社會實用型人才
中職類學校語文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關于閱讀理解、商業文書、商務禮儀、文學作品等方面的知識,語文教材內容廣泛,深刻體現出職業類教育教學的鮮明特特色。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模式,那么,語文教學內容將會繼續加大對職業相關知識和理論的教學,為人才的輸出提供穩定的渠道。
1.提高教師自身教學素質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的實施,對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帶領學生對課程、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疏通,答疑解惑,了解文言文、現代文的寫作思路和意義,學會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等不同問題的寫作思路,掌握商業文案、商務禮儀的基本規范。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在實際教學課堂上,需要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內容上將語文基礎知識和學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開拓思路、整合內容、教材與專業相結合,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將語文的教學內容和市場需求、企業意愿、職業動態相結合,在以學生的教學主體的前提下,準確把握市場對此類人才的各種要求和門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為社會提供更多可用的專業技術人才。
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對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提出了具備專業化知識、洞察市場發展動態、把握語文與專業的結合點燈方面的要求。
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中職學校各類專業和學科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也應該制定一系列的與學生專業相結合的問題,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中職機械工程相關專業的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機械相關的問題和理論,讓學生根據自己在機械課程中所學的知識進行作答,例如“機械故障的檢測報告”“發動機故障的解決辦法”等等,讓學生進行寫作和回答,按照語文課程寫作形式進行專業化的文書寫作,將語文知識與學生專業技能相結合,調動學生積極性。[3]
3.貫徹落實新課改思想和要求
新時期的課程改革政策要求,中職院校的教育和教學目標是圍繞“以生為本”的學生全面發展的專業技能培養,因此,貫徹和落實新開該的指導思想和具體要求,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促進意義。
在實際教學課堂上,教師在授課時應該遵循“以生為本”的具體方針,分層化、有針對性地教學,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基本教學目標。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普通話和商務禮儀可以提高學生未來的個人形象,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學生發揮職業技能的必備條件,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讓學生深刻認識到這些語文內容的重要性,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語文知識對于就業市場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綜合運用能力。
4.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在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的語文課程教學中,要注重語文的教學內容與社會市場需求相結合,與學生的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就業市場上,人資部門在雇傭員工時,不僅僅關注人才的專業技術能力,更關心人才的綜合素質表現,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使得學生具備更好的就業競爭力,就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課程和教學內容應該從實用型出發,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
例如,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語言表達、合作配合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眾多與專業知識職業相關的配套技能,有意識地研究和制定一系列對學生就業有著充分配合的輔助技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無形中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4]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與學生就業相結合,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是中職學校教育模式的重大轉變,在實踐中,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首先需要增強教師的綜合素質,其次需要在教學方面將語文知識與專業技能進行有機的融合,為學生的就業增加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俞登奎.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5.
[3]王劍珍.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J].考試周刊.2015.
[4]楊峰明.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