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杏
(武漢東湖學院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湖北武漢 430212)
?
高校輔導員應對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對策思考
張 杏
(武漢東湖學院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湖北武漢 430212)
摘 要:針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心理問題,需提高高校輔導員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及時做好心理問題學生的疏導工作,幫助大學生提升學習、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的能力。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 心理問題
為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在新生入校初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幫助高校輔導員了解學生心理素質的基本狀況及特點,篩查高校新生中的心理高危人員,發現潛在的學生心理問題,及時進行針對性干預。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1]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在學業上表現為學習動力不足、目標不明確、成績不理想;人際關系上,缺乏交往愿望,缺乏社交態度和技巧、人際關系失調;生活上,新生適應問題,自理能力較差,承受挫折能力較弱;情緒上易焦慮;性心理障礙等問題。
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度過心理難關,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降低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率,減少學生因心理危機帶來的生命損失,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1.預防教育
高校輔導員長期在學生工作第一線,對大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高校輔導員做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應立足教育,重在預防。高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人生;對學生進行自我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愉快接納自我,積極發展自我,樹立自信,克服自卑;對學生進行危機應對教育,讓學生了解危機,察覺自我傷害的前兆,對出現自我傷害預兆的同學進行幫助和干預。[2]
2.早期預警
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危機早期預警工作,應做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變化早發現,早通報,早評估,早治療,信息暢通,快速反應,力爭將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控制在萌芽狀態。
學生工作要建立宿舍、班級、院系、學校心理危機四級預警制。學生發生異常情況后,寢室長、班級心理委員等各級學生骨干應及時向輔導員、院學生工作分管領導報告并尋求支持,在專業組指導下及時對問題學生進行快捷、有序地干預。
3.干預措施
高校輔導員在發現學生心理異常的情況下,要及時進行干預。首先,確保學生的安全,避免學生獨處;對于發生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險的,應啟動心理危機干預快速反應機制,輔導員第一時間上報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輔導員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告知學生目前情況,及時就醫,根據醫生診斷及學生實際情況做出請假、休學、陪讀等相關建議。
4.建立支持體系
高校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人際氛圍。輔導員應經常關心學生,幫助其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黨員、學生骨干應真誠地幫助有心理困難的學生度過難關。學院應動員其家長、朋友對學生給予關愛與支持,必要時要求家長來校陪伴學生。
5.后期跟蹤
對于曾有過自我傷害危險或實施自我傷害行為的學生,高校輔導員應安排班干部、學生骨干、或室友密切監護,制定可能發生危機的防備預案,隨時防止該學生心理狀況的惡化。輔導員在觀察心理問題學生日常表現外,應對其學習生活進行妥善安排,幫助該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輔導員要定期與心理問題學生談心,與學生家長或主治醫院保持必要的聯系,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全方位的了解學生恢復的真實情況。
1.提高認識,掌握方法
高校輔導員要培養不斷學習的意識,提高思想政治修養,加強自我心理調適和心理素質,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義,制定適合本學院學生實際的工作方案并實施,關愛學生心理健康與成長。輔導員要與學生建立信任,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QQ、微信、微博或談心談話方式,與學生進行個體咨詢輔導,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2.聯系實際,注重結合
高校輔導員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努力營造良好的班風、寢室氛圍,良好的人際關系網讓學生感受到身邊朋友的關愛和集體的溫暖。多觀察有異常表現的學生,耐心給予他們指導和幫助,激發他們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和存在感,融入群體活動,改善孤僻的個性心理。輔導員在與學生的密切交往中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尊重學生,學生工作效果會事倍功半。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輔導員要充分利用主題班會、網絡、宣傳欄等有效途徑,廣泛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利用“3月雷鋒月”、“5.25心理健康節”等組織主題班會,創造適當的場合,積極營造良好氛圍,真正關心學生的需要。同時,借重要節日為契機,如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鼓勵學生學會溝通,促使主動交流,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努力提高活動實際效果。
4.及時總結,常抓不懈
高校輔導員是專職的學生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提高水平,及時總結。
大學生存在遺傳、教育、環境等個體差異,每個學生在遇到重大人生挫折時表現出來的特征不一,高校輔導員應對心理問題學生,絕不能敷衍了事,及時跟蹤,與家長保持聯系,向家長反饋心理問題學生在校表現與學習狀況,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終。
輔導員隊伍身兼數職,責任重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不斷充電,參加心理方面的培訓學習,真正幫助到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引導他們勤于自助、善于求助、樂于互助。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輔
導員,要學會傾聽、詢問、確認、勸說、轉介和陪伴,有效的幫助問題學生走出心理霧霾,重拾生活信心。
總之,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實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陳立民.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0年6月.248-261頁.
[2]王傳中 朱偉.輔導員工作指南.[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68-73頁.
作者簡介:
張杏,女,湖北武漢,1989年出生,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武漢東湖學院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