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輝
(湖南省衡山縣長江鎮中心學校 湖南衡山 421300)
?
讓孩子在自信中體驗數學
彭建輝
(湖南省衡山縣長江鎮中心學校 湖南衡山 421300)
摘 要:“自信”是人們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自信”學生學好首先最基本的心里條件,我把幫助孩子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作為教好數學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自信 心里條件 樹立 自信心
通常在小學各學科中,部分孩子往往懼怕學習數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引導他們對學好數學充滿自信,相信“我能行”。
我們必須承認: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學好數學。有的學生再信心十足,最終也成不了數學尖子。教師一定要客觀的對待這種差異,對學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評價,更不能橫向比較,必須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點,每個學生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就應該承認他是能行的。有的同學經過一番努力,才得到60分,我卻也像有的同學得了100分一樣為他感到高興,給予表揚。教師只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才能看到孩子們在學習數學中的點滴進步,才能真正鼓勵孩子們都說:“我能行”。
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只要是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的具體幫助過程,讓孩子在體驗中逐漸形成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在課堂上對“學困生”給予特別的關注。對這部分學生,僅僅靠口頭鼓勵,幫助他樹立自信心是不夠的。由于他們的基礎太差,上課時,再降低知識的起點,他們也如同聽“天書”一般!實際上,教師在課堂上也不可能為這一部分學生過多的降低全班授課的知識起點。因此,在課堂上,我經常無意間把比較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回答,使他們覺得還有能聽懂的,從而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反饋練習時,我常常出兩組題,要求大部分的學生做完所有的題目,而“學困生”只做一組既可以了,這樣對不同的學生,要求的標準就不一樣,使“學困生”能接受并且基本上能跟上班級的節奏。在我巡視學生做題時,主要是關注“學困生”,并即使給予輔導,幫助解決做題過程中的困難,是他們一節課下來有所收獲,長此以往,他們也就樹立了“我也可以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第二:課后用愛心給孩子補課,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教學水平再高,面對情況各異的學生,課上是很難做到:既讓優等生“吃飽”,又讓“學困生”消化得好。因此對“學困生”必須給予補課。補課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補課是教師的職責,補課是教師對學生愛心的奉獻!當然這個補課絕不是不加分析的留一大片了。是基于學生的基礎不好還是貪玩,或者是行為習慣不好進行“對癥下藥”了。
第三:不吝惜表揚,作為一名數學老師,面對全體學生,每堂課都表揚到每一位孩子是不現實,也不可能,所以,我充分利用家庭作業本,與學生教學“書面私聊”:“最近你的思想成績進步很快哦!真不錯”;“昨天你上課回答問題非常完整,,繼續發揚!”這次小考你進步很快哦!加油!”。就這樣小小的評語在師生的心靈間加起了愛的橋梁。
為師者,不要吝惜表揚,根據不同的孩子及時的把自己的“情”和“愛”傳遞到孩子們的心中去,讓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中,點燃進步的火花,增強必勝的信心!是孩子在自信和成功的體驗中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