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坤(日喀則廣播電視臺,西藏 日喀則 857000)
?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切實改進新聞報道
——邊疆民族地區新聞如何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
何仕坤
(日喀則廣播電視臺,西藏 日喀則 857000)
摘 要:邊疆民族地區的新聞事業是黨的民族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和影響到當地的社會發展。如何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這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一個話題,更成為未來新聞報道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民族地區;新聞報道;黨性;人民性;群眾路線
一直以來,黨和政府都十分重視民族地區的新聞宣傳工作。因此,邊疆民族地區的新聞工作者要清醒地認識到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并切實做到二者的真正統一。不僅如此,更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強化群眾意識,才能真正發出代表人民利益的呼聲,才能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向千家萬戶。
民族新聞是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重要內容,對于國際社會及時了解我國各民族的發展現狀,構建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整體形象,創造有利于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基于民族新聞重要的意義,有必要探討邊疆民族地區的新聞報道現狀。首先,必須充分認識它的基本情況,該地區的民族成分呈現出多樣性,同時區域內主體民族人口呈現集聚的特點。其次,從經濟狀況來看,由于受歷史、自然等因素的制約,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全國整體水平。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它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最后,邊疆民族地區具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資源,更形成了獨特的宗教習俗。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邊疆民族地區的新聞報道與其他地區既有一致的地方,又有自身的特點。因此,要從這些特點入手,以便更好地抓住新聞的核心所在。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中國共產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兩者是統一的。不僅如此,黨性和人民性緊密相關、相互依存,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
堅持黨性,以黨的相關方針政策為指引,旗幟鮮明地擁護黨的權威,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耳目”,進而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堅持人民性,就是不斷創新話語體系,讓黨的思想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因為自始至終普通老百姓重視的是好理解、聽得懂。邊疆地區的新聞報道若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真正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就必須把握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是新聞媒體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大眾媒介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它是一種自律性的責任,是更高一層的社會責任,不恪守更高層的社會責任,一個媒介不可能建立起社會公信力來。[2]這種責任對于新聞媒體來說,是約束,更是一種警示。它應該做一個瞭望者,為社會這艘航船引領路線和指明方向。如果不顧及人民群眾的利益、不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只是單純地高唱社會主義贊歌,這樣的新聞媒體根本不具備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更沒有所謂的職業精神。
邊疆民族地區的新聞媒體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邊疆安全穩定,以及反對西方少數人借民族或宗教問題制造民族分裂,煽動反華輿論等方面都負有神圣使命,這就需要邊疆民族地區,特別是西藏、新疆等地的新聞媒體要具備很強的信息傳播力和輿論引導力。不僅如此,邊疆地區有著極為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和社會環境,這就對廣大的邊疆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新聞報道中,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其付諸實踐。只重視黨的政策,必定會使新聞報道顯得過于空洞和說教,而無法接地氣;只關注老百姓的訴求,不能對當前形勢做有效的解讀,注定讓新聞作品缺乏時代性與前瞻性。
邊疆地區新聞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必須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廣大的新聞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識,能夠全方位解讀相關政策。相關政策不僅僅指的是黨中央的相關指示精神,更應該有對當地民族政策的清醒認識。黨的民族政策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內容。把握好黨的民族政策是順利開展民族地區新聞工作的保證,日常的采訪報道中,記者的頭腦里必須時時都要有一種民族政策的意識,并把它慢慢變為新聞實踐中的自覺行動。[3]如果對其不能很好地把握,就會產生政策和方向性的錯誤,甚至會影響當地的社會穩定與民族團結。不僅如此,對于一些敏感的民族問題,更應該保持慎重態度。
除此之外,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傾聽老百姓的訴求。實現新聞傳播中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這就要求我們的媒體、記者要進一步樹立平民視角,以平和心態與百姓進行平等交流、以平實文風反映黨的主張與百姓訴求,說真話實話、說老百姓的話,說管用的話。新聞宣傳工作不能與普通群眾“隔著一條河”,而是要深入其中,聆聽他們的聲音,才能寫出吸引讀者、感染他人、催人奮進的新聞報道。不僅如此,宣傳工作者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他們只有以公正、無私為前提,并不為各種利益所誘惑,才能實施客觀公正的輿論宣傳。因此,宣傳工作者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水平,在報道中嚴格遵守新聞真實性原則、評論公正性原則和報道合法性原則,由此來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
邊疆民族地區的新聞報道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這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新聞工作者要切實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和群眾路線,邊探索邊總結。新聞工作不僅僅是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更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一起努力,共同推進邊疆民族地區新聞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建明.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常態報道[J].對外傳播,2011(3):24-25.
[2] 孫海軍.簡論新聞宣傳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J].前進論壇,2013(12):50-51.
[3] 王天定.誰的責任、向誰負責、負什么責任——淺議媒體社會責任的概念及特點[J].科學·經濟·社會,2007,25(2):126-128.
作者簡介:何仕坤(1987—),男,西藏日喀則人,本科,助理記者,研究方向:民族地區新聞輿論。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