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江蘇省連云港市海頭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222111)
?
淺談低年級英語教學的體會
王雪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頭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222111)
摘要:小學的英語教學要靈活、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英語的熱情。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小學生的成長階段的性格特點、學習接受知識的規律,通過面部表情、語言的感染力、喜歡被關注的特點、情景的激發以及師生間的信任這幾方面探討低年級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表情;語言;被關注;情景;激發興趣
小學英語的課堂應是生動的、活潑的,是孩子們快樂學習的天地。拿起薄薄的書本,簡簡單單的情景對話不禁讓我為難,該怎么讓初學英語的孩子明白教材所要表達的意思呢?“情”動學生當為主要方向。
我很喜歡小品,因其豐富的表情動作,使得本來平淡無奇的一件事情變得妙趣橫生,我想教學也是如此。書本的知識是枯燥的,如果教師的表情也同樣的冰冷,那么課堂教學該是多么的乏味無趣,了無生機。小學生初次學習英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他們是否喜歡英語很大程度上也恰恰取決于興趣的培養,老師上課時的表情直接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因此,開學第一課相當重要。3A的Unit1Hello是通過“自我介紹”和“詢問對方姓名”,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從而消除他們學習新語言的焦慮心理。我準備了灰太狼的卡通頭像,在踏進教室的那一刻,模仿灰太狼的聲音“Hello,I’m your English teacher.Do you likeme?”學生頓時很雀躍,緊接著我拿出小灰灰和紅太狼的玩偶,并給他們配音向學生打招呼“Hello,I’m Xiao Huihui.Hi,I’m Hong Tailang.”學生也會情不自禁地用英語和他們打招呼。同時我拿下面具,微笑著介紹:“I’m very happy tobe your teacher.Ihopewewillhave a good time.”在教授課堂教學用語,如:stand up,sitdown,putup yourhand,listen to the orders時,采用Listen and do的形式,當學生做對了,就用夸張的表情,如:故作驚喜狀,豎起大拇指;當學生做錯了,就表現得搖頭、嘆氣,表達自己的失望,讓學生通過我的表情變化,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每年春晚的相聲表演為什么經久不衰,它那生動、逼真、風趣幽默的語言魅力,以及身體語言的配合是功不可沒的。教學猶如說相聲,關鍵的、精彩的環節還在于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英語,愛上英語課呢?我花了不少心思,效果也顯而易見。
每個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動畫片中的各種人物,他們更關注于人物的語言以及他們的經典動作,樂于模仿。我就是利用學生對語言情有獨鐘吸引這一特點,經常模仿他們喜歡的人物聲音,通過豐富的表情來增加課堂的快樂氛圍,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如:加菲貓,這一可愛的動畫形象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教授動物類單詞的時候,我并不是直接教學a cat,而是模仿加菲貓的調皮聲音“Hello,everyone.I’m Jia Feimao.I’m a cat.Do you likeme?”這樣一來,學生既有興趣,又學習了單詞,氣氛很融洽。當然,還可用泰迪熊學習abear,米奇學習mouse等。在鞏固過程中,我采用了這樣的歌謠:
A dog says“Woof,Woof”,
A cat says“Meow,Meow”,
A crocodile sings,
But I don’t know how,
A duck says“Quack,Quack”,
And yes!I know how.
Quack!Quack!Quack!
每一種動物配上其叫聲,和著錄音節拍,再加上學生們夸張的語氣,使學生在活潑歡快的氣氛中自然地獲得了英語知識與技能,開闊了視野,發展了智力,從而使學生對英語更有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的氣氛,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能發揮作用。”因而,作為守護學生的教師,我們時刻要以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關注學生的變化。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更正他們的缺點,消除恐懼感,縮短我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
在課堂中,我雖不能面面俱到,了解每個學生的所有情況,但我很關注學困生的點滴變化。在課堂上,如果有很多人舉手的話,我一般都會先叫那些平常內向的同學。因為他們舉一次手也不容易,即使答錯了,我也不會太在意,當然答對更好,OK,good,wonderful,great一大堆表揚詞都扔過去,多鼓勵,多表揚,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下次歡迎再來。如:在三(4)班復習單詞時,我曾請了一位上課很少發言的同學小瑞,他非常緊張,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著他,并對他說Ibelieve you.遇到他回答不上來的,我就請其他同學幫忙,發揚友愛互助的精神,這樣也打破了孩子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局面,之后同學們都以熱烈的掌聲鼓勵他。又如,我在教授food的時候,大多學生都在認真聽講。突然我發現經常在課堂調皮的明明沒有動靜,原來是睡著了。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學,黑板上只有枯燥的單詞,沒有任何吸引他的地方。我輕輕將他叫醒,看著他那酣睡的神態,不忍心批評,只是讓他去洗把臉。接下來,我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各種食物的圖片,這時我發現明明正認真地盯著黑板,用心的聽課。我的后半堂課因為這樣的一個小插曲而變得更加讓人舒心。
這件事給我的反思就是:你去關注學生,不管是學優生還是學困生,他們都會給你意外的驚喜。
我們都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學者們的名言理論都是從生活中汲取的養分,同樣作為教學的主體,學生知識的來源,教學更離不開生活。
小學生學習英語,首先要有一定的語言環境。作為語言教育的替身——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語言練習環境。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環境,如何體現學為所用是教師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如:在學習3AUnit7Would you likea pie?的食物類單詞時,我把教室布置成a shop,學生圍成圓坐好,中間放收銀桌一張,上面放上如:an ice cream,an egg,a cake,a sweet,a pie等實物,我扮演主人:Would you like...?來學習這些食物類的單詞,這樣以后學生在招待客人時可以用Whatabout...?Iwould like...這些句型進行簡單的對話,明白在什么環境中能用到這些話。
同時,我們農村孩子缺少“習得”的機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益,在課堂上創造真實情境,在真實環境中習得語言。如:我在教Sorry.That’sOK.Are you ready?Yes.這組對話時,我利用小學生喜歡玩的特點,上課拿出幾個球,告訴大家這節課老師想帶你們一起玩球,學生們都跳躍起來,非常高興。然后我請一位學生到前面,我笑著問Are you ready?而且從表情、神態中盡量流露出含義,但不講出來。提示學生可以回答Yesor No.然后把球拋給他,故意拋得太高,讓他接不到,我很悲傷地說Sorry.引導他說That’sOK.隨著活動繼續開展,同樣的語言用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學生在反復感受語言的過程中,已不經意地領悟出這段對話的具體含義。再請一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代替老師的角色,然后不斷換人,這樣全班就在玩球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這組對話。
作為教師總是擔心學生不能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學,這樣是不可取的。我們都明白:彼此信任是合作的最基本前提,我們和學生之間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合作,我們是學習上的合作,是精神上的合作。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因為相信他們就是相信我們自己。
如三年級剛開始學生并不知道字母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我直接讓他們抄寫課文。因為書上有26個字母的大小寫形式,我故意考驗學生的查詢能力,結果班上40名學生有10人知道查找書本。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再如我要求學生中午一點半到校,讀十分鐘的英語。剛開始,我很擔心他們不能遵守約定。我故意早點到學校,觀察他們是否能做到。令我欣慰的是,學生們都很自覺地定點讀書。
所以我們要相信學生有善于發現的眼睛,有善于思考的頭腦,還有善于發問的巧嘴。師生情是在點滴中建立,在信任中加固,在歲月中升華。
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是小學英語教師一直追求的教學效果,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應更加努力地在教學中尋找方法,從生活中搜尋答案,從孩子身上得到啟發。
作者簡介:王雪(1987-),女,江蘇贛榆人,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