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的背景下,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人才實踐技能的培養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以建立現代學徒制企業訂單班為依托,探索提高學生專業實踐技能,打造校企雙贏的高職教育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城市軌道交通;實踐教學
現代學徒制是當今經濟發達國家培養技術人才的主要有效機制,符合現代高職教育理念?,F代學徒制區別于過去傳統的學徒制,是學校教師和企業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師傅)交替教學培養人才的方式,學校負責完成部分或全部理論知識學習,企業負責進行技能實踐(期間也可同時穿插進行知識授課)?,F代學徒制定義為:以傳統學徒制為基礎,以培養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目標,以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為結果,高職院校與各類企業在政府的引導下大力合作來培養人才的過程?,F代學徒制立足于校企雙方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的原動力,追求雙方效益最大化。
一、傳統意義的實習所面臨的困境
(一)城市軌道交通企業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對于安全性的要求極高,企業自身不愿意接收高校學生在其行車、客運關鍵崗位從事實習性質工作,影響到其運輸生產。出于短期經濟效益的考慮,企業沒有動力和專項經費用于指導學生實習工作。
(二)學校方缺乏足夠的師資和資金保障實習。由于近年來,高職院校就業及招生的井噴式發展,造成教學存在“批發”性經營教學。如果校外實習基地距離學校存在一定地理距離,學校難以派出足夠的教師指導大批學生實習,有效管理學生,實習經費的支出也存在較大差額。
(三)學生實習效果欠佳。由于缺乏系統的計劃與安排,很多學生的實習缺乏系統安排,沒有完全按人才培養方案落實,往往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實習的學習、管理、考核的缺失,造成實習工作效果欠佳,嚴重時會產生諸多安全隱患。
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發展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當前面臨的機遇分析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如火如荼,筆者所在的南方地區就有廣州、深圳、東莞、長沙、南昌在新建或擴建城軌工程,城軌企業和城軌類高職院校在近年的人才培養和輸送中都感覺到對人才需求的渴望和培養標準的確立,校企雙方均感覺到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對城軌運營企業而言,由于春運、暑運以及節假日小長假的運輸井噴式需求,需要臨時增加員工數量。而平時日常工作,又不需要儲備太多數量的員工。臨時突發性的人員需求,如果從社會層面廣泛招募,難以保證質量和專業素養需求,因此,建立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可以有計劃,按進度根據企業運輸生產實際情況,為企業輸送數量足夠,質量合格的專業性基層生產員工,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對高職院校而言,在現代學徒制的體制下,學生可以分階段、按層次進入專業行業企業,在典型工作崗位上,在企業專家師傅的言傳身教下,實踐動手學習鍛煉專業技能,感受企業生產氛圍,領悟企業文化,可以有效地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有機結合,達到提前上崗,零距離對接崗位的目的。對于專業教師而言,在企業的鍛煉學習,有助于提高實踐技能的培養和專業實踐水平,增強專業教學自信心。
高職院校的教學不同于傳統意義的本科高等教育,近年來雖然獲得了可喜的發展,但要得到大眾的廣泛任課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在現代學徒制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代表學校進入企業,面對社會大眾,可以展現學校的教學成果,贏得行業企業的廣泛認可和贊同,擴大學校的教育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現代化發展的明信片,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我專業的就業崗位都是面向廣大市民乘客的窗口崗位,車站售票、客運服務崗位,其員工的形象,專業素養,對地鐵企業以及學校在社會輿論中的社會影響力尤為凸顯。學生以準員工的身份在城軌企業亮相,是對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展示,是學院在行業內影響力的展示,是學院宣傳的延伸和前置,是宣傳學校社會影響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的做法淺析
(一)校企雙方建立現代學徒制合作機制
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職業教育相結合,實行學校與企業聯合招生招工招聘,在高考前簽訂訂單協議,確定人才培養的標準和數量,在經過高考的選拔進入高校后,組建訂單班,教師與師傅聯合傳授知識與技能,小學期制工學交替、實崗育人,校企聯合,培養行業、企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一種職業教育制度。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力爭做到人才共育,責任共擔,教育共管,成果共享的雙贏目的。
(二)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聯合教學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開展專業教學的核心計劃,是人才培養標準確立的基本文件。由于軌道交通企業的特殊性,各個城軌企業在設備選型、行車組織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通標準和差異,基于此,城軌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必須針對不同的城軌企業訂單班,聯合企業專家,制定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方案,以不同的企業標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不同的課程標準和實習實訓內容,力爭全方位滿足企業用人標準和用工需求。
(三)校企雙方共建共用校內外實訓基地
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對于校方而言是滿足其教學和實習實訓需求;對于企業而言,是滿足其員工培訓、考核的必要條件。校企雙方由于專業的相同性,使用基地時間的互補性,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可以節約建設資金,共用實訓設備,互補實訓條件。
(四)校企雙方師資共用、人才共育
“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高職教學質量保證的根本條件,也是企業員工培訓的重要師資資源。校企雙方在現代學徒制的引領下,共建師資隊伍,簽訂培訓協議,可以解決企業兼職教師時間緊任務重的個人生產與教學之間的矛盾,同時也為專職教師專業素養、實踐技能以及職業操守的培養創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
[1]唐湘桃,劉冬香,趙華軍.高職院校“工學交替”模式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2(01).
[2]顏進華.高職輕工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9).
作者簡介:程鋼,碩士研究生,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