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院體育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教育者應當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本文從當前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簡單討論如何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實現學院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學生性格特點;體育教學;教學模式創新
隨著社會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漸顯露出一些不足,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學院的發展,必然要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教育者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教學內容,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對學院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一、現階段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在當前學院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的體育教學觀念還較為落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著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一視同仁”,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效率低下。因此,為了實現學院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體育教學,對學院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
(二)體育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個人發展
在現階段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個人發展。學院體育課程安排依然是以跑步和球類運動為主,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課程學習。教師在安排課程時,沒有遵從學生的意愿,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早已產生了厭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大多只是抱著應付教師、應付教學的心態進行體育鍛煉,學院體育教學的作用得不到發揮。
(三)體育教學的評價系統有待升級
學院在現階段并不重視體育教學的評價工作,更多的看重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態度,缺乏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制度。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大多只是積極的參與體育教學,出工不出力,身體素質的提高十分有限。由于體育科目的特殊性,只有簡單的態度和參與過程是不夠的,體育教學內容中身體方面和技術方面的內容,很難通過簡單的測試體現出來。因此,建立完善的體育教育評價系統十分關鍵。
二、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實現學院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的途徑
(一)教育者應當重新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念
在學院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明確學院體育教學的目的。現階段制約學院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傳統教育理念。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使用著傳統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按部就班的帶領學生熱身、鍛煉、自由活動。因此,想要實現學院體育教育的創新和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明確學院體育教學的目的;重視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態度,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具體需求合理安排教學課程;樹立“全面發展”的體育教學觀念,使體育教學沖破“體育競技”的模式,利用全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吸引學生,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鍛煉過程中;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觀念,力求通過學院體育教學,使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處于健康的狀態。
(二)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現階段部分學院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大多是帶領學生進行熱身,再進行體育鍛煉,最后讓學生自由活動。因此,教師應當采取相關措施,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例如,某堂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是要求學生掌握籃球的上籃動作,由于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給學生安排合理的任務,使學生通過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有的學生性格外向,喜歡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而本身的籃球技術也相對扎實,教師可以將其安排為記錄、打分人員,讓該生學習如何觀察、傾聽和評價,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提高綜合素質能力;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十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并且不是特別擅長體育,教師可以在講完知識要點后,讓該生在同學面前進行動作示范,通過體育教學過程,使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增強自身的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自行選擇體育運用項目和運動的強度,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無法得到發揮。因此,為了實現學院體育教學的創新和改革,教師應當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調整,采取新穎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提高學院體育教學的教學效率。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安排體育課程內容,一改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同時開設多門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體育項目,完成學院體育科目的學習。學院可以聯合體育教師,讓不同的體育教師負責不同體育項目的教學,在項目選擇上可以參考學生的意見。例如,教師提前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開展“籃球”、“足球”和“羽毛球”等課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開設“游泳”、“網球”等體育項目,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意向與性格特點,利用體育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性格和喜好,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積極主動的參加到體育學習過程中來。
(三)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教師應當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并根據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斷完善體育教學工作,完善體育課程內容,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加到體育鍛煉過程中來,并根據體育教學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逐漸形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因此,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十分必要。在建立評價體系時,教育者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之外,還應當強調學生之間的互評、自評和班級評價。讓學生受到公平的待遇,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揮。在分數方面,除了評價分,也可以增加“進步分”和“特長分”,使評價過程變得更加多元化,使評價過程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通過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促使學生能夠切實的根據興趣選擇體育項目,積極的參與到體育學習過程中來,體會運動的樂趣,最終實現學院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切實提高學院體育科目的教學效率,首先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目的,開展體育教學;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最終實現學院體育教育模式的創新與改革。
【參考文獻】
[1]暴靜敏.高職體育教育中的體驗式教學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03):68-69.
[2]趙凡,史立峰.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06):44-46.
[3]易鳳蓮.“90后”高職高專學生體育教學特點及創新教學模式[J].當代體育科技,2012(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