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
摘要:傳統翻譯課程教學存在弊端,將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值得探討。此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翻譯教學;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
1. 引言
傳統的翻譯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式是教師講授翻譯理論知識和技巧,然后學生進行翻譯實踐操作。教師是翻譯理論與技巧的傳授者,教學模式主要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或認知學習理論。翻譯學習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既要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又要培養實際翻譯能力,而翻譯所涉及的內容又很廣泛。所以,翻譯僅靠傳統課堂教學很難達到要求,應堅持“實用性”的教學導向,采取多樣化、靈活的教學模式。翻譯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該課程的這一特點要求教師只能是教練、組織者和引導者,指導學生自己去操練。從建構主義理論的角度去來講,教師應該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意義的幫助者,而非知識的灌輸者,這就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徹底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2. 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的概念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數字資料和紙質資料等)自主學習課程,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活動(釋疑、實踐和探究等)并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形態。
翻轉課堂是美國化學教授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最先提出來的。2007年,兩位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學生通過翻轉課堂更能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而且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各種信息技術便可完成學習任務。翻轉課堂在我國剛剛興起不久,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翻轉課堂逐漸迎來了它的繁榮時代。2011年隨著慕課(MOOCs)的崛起,翻轉課堂吸納了其在線開放課堂的優點,從而得到了更快更好的發展。
“慕課”是英文MOOCs的一種音譯,其全稱為免費的“大規模網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慕課以開放教育為理念,以共享平等為準則,具備開放性、規?;?、系統性、交互性的基本特征?!澳秸n”強調的是用“微視頻”(微課),不同于網絡教學,每段視頻在10-15分鐘,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分解難點,力求保持學習的有效性。慕課提供的優質資源是免費的,并且以最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慕課帶來了全新的技術手段與教育理念,讓大家自由、自主地各取所需,免費獲取最優秀的課程資源。當然,慕課并不能完全顛覆傳統的課堂教學,也不能代替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適于教師在備課時借鑒學習,適于轉化學習困難的學生,適于學生的課后復習。
混合學習( Blended-learning)是教育領域出現的一個新名詞,但它的理念和思想卻已經存在了多年。Driscoll認為混合學習的過程是為了形成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實現某一個教學目標,主張將各種網絡技術相結合,將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相結合,將教學技術與具體工作任務相結合[5]。Margaret認為混合學習意味著學習過程可以是基于Web技術的結合(或者混合),來實現某一教學目標,是多種教學方式(如建構主義、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和教學技術(或非教學技術)的結合,共同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學技術與師生面對面的教學方式的結合;是教學技術與具體的工作任務的結合,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或工作效果[6]。
若能利用慕課平臺的網絡教學資源來開展翻轉課堂,把慕課、翻轉課堂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課前根據教師提供的視頻等材料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與同學、教師互動討論將知識內化,課后再進行在線學習進一步鞏固提高,必將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下文將以廣州工程技術學院的翻譯課程教學為例,探討將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
3. 翻轉課堂在翻譯教學中的實施
從已有的翻轉課堂研究來看,翻轉課堂的基本教學流程是“學生提前看材料——做練習——教師指導——總結提升”,這個流程在學習設計和教學組織上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預習——課堂講解——練習”。
結合國內外學者對翻轉課堂的探討和研究,我們將翻轉課堂混合式翻譯教學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在教學中使用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和網絡電子教室。
3.1 課前
課前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平臺,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包括:音頻/視頻資料、課件、文獻資料、推薦網站、試題與作業、交流空間、學生優秀作業與成果等欄目。
教師在課前要充分了解本單元需要學習的翻譯內容,設計好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課前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根據學習內容,教師向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微視頻、課件和其它學習資料。這些資源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在優質開放教育資源中尋找。教師將這些資源分別上傳至校園網絡資源平臺的音頻/視頻資料、課件和文獻資料等欄目。為了檢測學生自學效果,教師要設計相關的翻譯練習,將這些翻譯練習上傳至試題與作業欄目,并規定學生完成的時間。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習內容,教師還可將學習的網址鏈接上傳至推薦網站欄目,供學生選擇使用。學生在課前自學時,可在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平臺中選擇自己需要的欄目作參考。如遇到問題,學生可通過交流空間向教師請教,也可通過Q群與其他同學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可記錄下來,下次上課時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解決。
3.2 課中
我們將翻譯課程安排在網絡實訓室進行,該課室配有極域電子教室(V4.2專業版)。在翻譯課堂上我們主要運用極域電子教室中的屏幕廣播和文件分發功能。首先解決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問題,由學生將問題發送至教師電腦,通過屏幕廣播教師將問題呈現給全班同學進行討論,由學生先思考解決問題,解決不了才由教師來解答。然后進入課堂教學,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協助學習。教師將需要翻譯的材料通過文件分發功能發送至學生電腦,讓學生現場翻譯。學生在看到任務指令后,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翻譯作品,并把翻譯作品提交給教師。教師通過屏幕廣播,讓所有同學都可以看到翻譯作品,并對翻譯作品進行評論,最后老師進行點評,指出翻譯的亮點和翻譯不足之處并評分。
現場翻譯有三個好處:其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逐個輔導,及時解決難題;其二,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工具輔助翻譯句子;其三,現場翻譯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翻譯情況。
3.3 課后
課后學生會在教師的幫助下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與反思,做到及時反饋和解決問題。由于學生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也有差異,因此,課后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資源平臺或推薦的學習網站,將所學內容進行復習,還有疑問可以通過交流空間咨詢教師得到解決,也可通過Q群與同學溝通解決問題。另外,學生把翻譯好的作品上傳到教學資源平臺的作業欄目,由教師批閱,然后教師將翻譯較好的作品上傳至學生優秀作業與成果欄目,供大家學習借鑒。
4. 結語
基于網絡教學資源的翻轉課堂混合式學習模式巧妙地將在線學習與面對面的課堂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更大的提高。
翻轉課堂尤其適應于大學教學,因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強,具有更多的課外學習時間。翻轉課堂對教師卻是巨大的挑戰,教師既要設計好課前學習任務,預先做好“微課”,又要安排好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上指導學生,任務確實繁重。隨著MOOCs等開放教育資源的發展,未來的教師可使用MOOCs的課程資源作為自己教學的基礎,甚至連授課內容的教學視頻都可交由他人去完成,自己僅扮演指導者和交流活動組織者的角色。
當然,翻轉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學生在課前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在課堂中就缺乏主動性,跟不上課堂的教學節奏;還有些學生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因此缺乏學習熱情,在完成課堂任務時會出現懈怠、依賴其他組員的情況。因此,如何更好地將翻轉課堂引入翻譯課程教學,還需要廣大英語教師認真思索、共同探討。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課題:“基于數字化環境的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編號:GDJY-2015-B-b053);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創新研究課題:“基于句酷網的英語寫作翻轉課堂創新教學模式實踐研究”(編號:GZGZ5414-46)
參考文獻:
[1]陳潔.面向信息化的翻譯教學模式的構建[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9): 162-16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
[3]陳曉平.傳統教育模式被翻轉的端倪[J].中國成人教育,2013,(10):122-124.
[4]王秋月.“慕課”“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實質及其應用[J].上海教育研究,2014, (8):15-18.
[5] Driscoll,M.Blended Learning:Lets Go beyond the Hype.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novations Newsline. 2002,(3). Retrieved from http://www.ltimagazine.com/ltimagazine/article/ articleDetail.jsp id=11755.
[6]劉文宇,查吉安.混合學習環境下的英語學習有效性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10): 23-36.
[7]汪曉東、張晨婧仔.“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8): 11-16.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