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廣富
[摘要]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利用好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合理有效地輔助數學教學,這要求教師在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方面有獨特的見解。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充分創設出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從靜態到動態,從無聲到有聲,由抽象變具體,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保持興奮、愉悅、向上的心理狀態,大幅度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促進了師生的互動及情感交流。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如今信息技術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學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學校投資興建了校園網絡和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有著一定的優勢。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一種低效率的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習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數學有時學起來很乏味,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成為教師從課程一開始就思考的難題,傳統教學在很多時候都是直入主題,并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有興趣,但是有了多媒體技術以后,教師在課程開始時就可以抓住學生的心理,把學生帶入課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直接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在導課時,合理選擇和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好開課方式,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吸引到課堂學習中,為整個課堂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教《周長》一課的時候,我制作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圍繞龜兔賽跑的故事展開,烏龜和兔子跑了一圈,這樣的一圈叫什么?這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問題的思考,使這節課變得不那么乏味,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也凸顯了多媒體技術的作用。這個例子在傳統的教法中也比較容易講清,但學生的興趣會不足,使用多媒體技術后給了學生一個生動直觀的形象,他們很容易理解,深化了教學。這樣有效借助多媒體技術,化抽象為具體,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課程的開始就體現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及價值。我在教《比較角的大小》時,出示了動畫,兩個角為了比較大小爭論了起來,學生看得很起勁,也在議論到底誰大誰小。動畫的最后,學生知道了如何去比較兩個角的大小,不僅有了興趣,而且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會了知識。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課件出示了四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怎么合理地分,學生回答一人兩個蘋果;兩個蘋果呢?一人一個。1個蘋果呢?學生回答半個。那么,可以用哪個分數來表示呢?由此引出要學習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可以將數的比較融入小動物賽跑的情境中去,學生看著動物伴隨著音樂奔跑的情境都高興極了,學生積極動腦思考,這些動物誰跑得快呢?憑著自己對生活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很快就能做出正確判斷,在比較誰跑得快的過程中,慢慢學會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學生平時在鞏固練習時常常對做題感到厭煩,覺得沒有意思,所以我們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就利用多媒體不斷變換練習的形式,以此來吸引學生。在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練習設計為闖關游戲,按練習的難度把題目分為幾關,有單騎救主、猴子登高、游兒童樂園等等,規定只有闖過第一關才能闖第二關,關關都有鼓勵的環節和及時的評價。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不斷克服困難,很多同學都能順利到達目的地,練習量雖然很大,但是學生絲毫沒有厭倦的情緒,感受到的是興奮和成功的愉悅。這種練習設計,每名學生都可以回家操作完成,按照自己的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練習,教師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輔導,較好地體現教學新理念。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大大減少課堂時間的浪費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板書和作圖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使教師講解知識和學生練習的時間減少,降低了教學效果,并且教學方法單一,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多媒體之后,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寫題等所用的時間有所減少,節省的時間可以用在學生審題和思考上,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避免了時間的浪費。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同時,也必須留給學生自由、獨立思考的時間。運用多媒體,可以方便地在幻燈片上輸入符號、文字、公式、定理等,并可以創建自己的圖畫。教師可以設計教學方法,在幻燈片上展示教學內容,并設置放映方式,按教學進程放映幻燈片,大大節省板書的時間,并能加快教學進度,增加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優化教學設計
如果一節課只是進行簡單的設計,不會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只有結合多媒體技術去設計每一節課,才能更好地體現多媒體的價值,體現每節課的真正價值。數學自身的魅力就在于學習者去探索未知的知識領域,如在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時候,以往一般是用動手操作的實踐方法,通過圓割補成近似于長方形的圖形推導出來的,但學生對演示實驗接受得不會太好,即使教師再努力,學生有時也難以想象出等分的越多拼組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到最后也只是把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灌輸給學生,推導過程只是一帶而過,沒有體現出真正的價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結合多媒體來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把圓等分拼組成長方形的過程用幻燈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拼組前圓的各部分與拼組后長方形各部分的關系,就會很容易理解化圓為方的道理,輕松地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有了多媒體技術,再結合多媒體去設計教學,設計出來的每一節課都會更精彩,優化了教學設計,給教學帶來了活力和情趣。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新知的重要環節,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掌握情況也是從課堂練習中體現出來的。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這樣不僅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沒有多媒體之前,學生的課堂練習是有限的,都在數學書或練習冊上,但不一定有層次性,還有就是教師把準備好的練習題抄在黑板上,這樣會浪費課堂的有效時間。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習題的樣式會變得多種多樣,可以設計很多圖文并茂的習題,這樣設計出的習題也會很有層次性,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練習。這種多層次的練習讓所有學生都有題可做,學生在做題時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也會達到應有的目標。在設計習題時,可分為基本知識的變式練習和思考性練習,能照顧到全體學生,使學生都能得到訓練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一方面受讀物的客觀制約,另一方面又不是簡單接受讀物內容,而是自覺地參與對讀物內容的補充完善和發展創造。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教材關鍵處的拓展空間,在已知內容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能使學生增加看和聽的機會,把文字、聲音等巧妙結合,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良好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實踐操作的機會,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操作,真正放手讓學生操作,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芽,讓學生看到自己創新的成果,體會到創新的快樂,從而進一步引發創新探究的意識和探索精神。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與以往傳統教學相比,體現出的優勢是很明顯的,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扎實熟練地掌握多媒體技術,從而更好地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已是小學教育的一項重任,要給學生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納入到實際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最終達到優化教學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鐘玉琢.多媒體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王志強,蔡平.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教學[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3]周蘇,陳祥華.胡興橋.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馮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