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興亞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0)
?
教師書面反饋對中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
程興亞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寫作作為四項基本語言技能之一,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們重要的交際手段之一。自20世紀60、70年代過程寫作法被引入二語寫作教學以來以及《新課程標準》給寫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英語寫作越來越受到外語界的重視。然而目前我國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低下的狀況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寫作成為學生感覺難度最大的一部分。筆者通過研究,主要探討什么樣的反饋最有利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關鍵詞:寫作;反饋;英語寫作教學
在以英語作為外語學習(EFL)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對學生作文的反饋意見一直受到重視,然而,對教師來說,為學生提供反饋是一項“令人厭煩而勞而無功的工作”(Hyland 1990:279)。中國大班上課的方式使批改作文成為教師沉重的工作負擔,而且不管如何細心批改,相同的錯誤周而復始地出現。本文主要是對高中寫作教學中教師書面反饋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在教師方面,主要探討教師的書面反饋的語言特征,不同的反饋方式和側重內容等對高中生英語寫作的影響。并從學生角度了解學生對實際收到的教師書面反饋的反應,態度,看法及對教師書面反饋的偏好及要求。
美國傳統詞典(2006)將反饋解釋為“將過程或是系統的輸入返回轉化成一部分輸出”。在寫作過程中,反饋的作用不容忽視。Keh(1990:302) 指出,反饋是過程寫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國外有關教師對學生寫作的反饋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對教師怎樣評判作文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探討。Robb(1986)曾就對外語教師的四種糾錯形式及效果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在書面評語中確切地指出錯誤的位置和種類,有助于培養學生寫作的準確性。Ferris(1997)的研究也表明,教師在書面評語中對學生作文的改動絕大多數都有助于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師的批注越具體,評語越長,作用就越大。Duppenthaler(2002)研究了反饋類型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發現肯定性的書面評語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由此可見,教師反饋的作用不容忽視,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使其行之有效。
(一)實驗對象:本次調查對象是49名四川某高中的高中二年級學生,經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初步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二)實驗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是調查問卷和學生訪談。研究的具體問題有:
1.什么樣的反饋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更有效?
2.學生對教師書面反饋的態度和觀點是怎樣的?
3.學生的期望方式與教師實際操作情況有何差異?教師將如何改進?
4.結果與分析
學生訪談結果分析:(1)被采訪的學生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對教師的書面反饋比較滿意,而多數學生認為教師應該適當改進反饋方式及策略。有位同學反應看到作文本上滿滿的紅色痕跡就崩潰,研究打擊他學習英語的積極性。(2)由于有些老師采取的是對部分學生的作文進行抽改,受訪的部分學生的作文被批改的次數不多,因此覺得老師評語對自己的寫作沒什么幫助。但是作文經常被批改的學生大部分都反應老師的評語和改錯對自己寫作或多或少有幫助。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書面反饋存在的問題:(1)學生們對待英語寫作的態度不容樂觀。盡管大部分學生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但是少于一半的學生說他們對寫作有興趣。雖然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寫作水平提高是有教師的有效罰款決定的,但僅僅少部分學生認為他們自己在寫作能力方面充滿信心。(2)學生對教師反饋的喜好:學生對教師只給自己的作文打一個分數或者一個等級表示很反感,他們希望教師在打分數或等級的同時給出盡可能多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并提出來,邊評能使教師反饋對自己的文章更加地具有針對性,也有學生認為教師在結尾處給出的評論能使自己對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部分學生認為教師可采用中文寫評語,因為這能使他們更清晰地知道自己作文中的問題所在,但大部分學生仍然希望看到教師準確的英文評語:大部分學生喜歡教師使用鼓勵性,商討性的語言進行評論,但學生表示,簡單的“GOOD”或 “WELL DONE”這些簡單的評語會使他們懷疑老師究竟有沒有認真看他們的作文,他們希望知道自己努力的成果是好是壞,因此具體詳細的評語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大多數學生喜歡教師幫助其修改作文中的錯誤,即直接反饋。
據此,筆者認為作文一線的高中英語教師應該立足新《課程標準》,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及時轉變應該實行的教學理念,建立完整的英語寫作教師書面反饋體系:重視對學生作文的評改質量:在寫作教學中,將評改反饋作文一個中間環節,而不是終結環節;及時地給予學生提供書面反饋;更多關注內容的反饋;并教授學生正確的修改觀。在寫作教學方面:通過反饋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鼓勵學生使用多種修正策略;并更新教師的寫作教學觀。
參考文獻:
[1] Chandler, J.2003.The efficacy of various kinds of error feedback for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and fluency of L2 student writing.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2(3), 267-296.
[2] Cohen, A.D.and M.C.Cavalcanti.Feedback to compositions: Teacher and student verbal reports [A].In Kroll B.(ed.).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search Insights for the classroom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5-177.
[3] Cumming, A.1985.“Responding to the writing of ESL students”.In M.Maguire & A.Pare (eds.) Paterns of Development.Otttawa: Canadian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4] Duppenthaler, P.M.2002.“The effect of three types of written feedback on student motivation”.JALT Journal 24.
[5] Fathman, A.& E.Whalley.1990.“Teacher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Focus on form versus content”.In B.Kroll (ed.).Second Language Writ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Ferris, D.1995.“Student reactions to teacher response in multiple-draft composition studies”.TESOL Quarterly 29.
[7] Ferris, D.1997.“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commentary on student revision”.TESOL Quarterly 32.
作者簡介:程興亞(1990-),女,漢族,河南,碩士,西華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