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先義 韋后明 戴麗艷
【摘 要】針對中職升高職學生基礎知識的基本情況,探討互動式教學法包括興趣互動、提問互動、參與互動、討論互動、考核互動等方式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切實提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法 中職升高職 化學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C-0159-02
近年來,中職升高職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然而,中職升高職的學生基礎知識并不扎實,要將這群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高職生,關鍵在于提高教學質量,而這也是家長、學生、用人單位最關心的問題。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如何對中職升高職學生進行化學課程的教學?本文試基于中職升高職學生的特點,對互動式教學法在中職升高職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與高職化學教育工作者共商榷。
所謂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中職升高職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較差,上課易開小差,對教師有抵觸,厭學情緒較濃,這是高職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問題。因此,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值得探討,通過互動的方式讓學生處于興奮狀態之中,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無需太多的說教教育,從而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沒有疲倦感,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可以考慮以下幾種互動模式。
一、興趣互動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必須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依據化學的特點,在學生入學時就利用入學教育讓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宣講化學故事、專業前途、帶領學生參觀實驗室、請畢業生回校談體會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入學教育的素材。再如,專業基礎課分析化學課程,測定食用醋中總酸度含量是第一個實驗課,教師首先與學生互動醋的有關化學知識,由學生舉例說明醋的分類以及現實中的應用,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對食用醋進行詳細的傳授知識及做實驗測定,并講解市場上食品醋標簽問題。因為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提問互動
提問互動是教師用得最多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提問不是簡單的教師問、學生答。這種互動方式過于呆板,效果是不夠理想的,容易出現冷場,或者是教師問教師自答的局面。因此,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提問原則
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方式,是師生互動的平臺,通過提問來實現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要注意的是,提問不是優秀學生講、差學生聽,要講究提問語調,不要硬邦邦,要有人情味,有一定的美感。在教師的精心組織引導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將學生被動回答變為主動回答,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因此要講究提問方式,不斷創新,如果提問題學生搶著回答,或者暢所欲言提出問題反問教師、同學,那么就達到目的了。
(二)提問內容
提問的內容應根據該課程的特點、正在學習的知識、學生掌握的程度、思維能力等綜合考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內容可以是直接回答的、也可以思考后才能回答的、或者經過計算的都可以。但提問的問題不能太深奧,要把握好難易度。能達到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了解新知識,最好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比如測定自來水中總硬度時,水中存在的鐵、鋁等是干擾測定的,如果直接問如何消除干擾,可能學生會翻課本后回答:加入三乙醇胺溶液掩蔽。如果采用另一方法,問“你們喜歡吃油條嗎”,學生可能有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再問“喜歡吃空心大的還是喜歡吃空心小的油條”,答案當然是喜歡吃空心大的,問為什么,回答主要是“軟、口感好”,最后教師解釋空心大的油條有可能是加入了明礬(硫酸鋁鉀),而其中的鋁對人體是有害的,但自來水中的鋁含量是極其微量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健康影響。這樣的提問效果對學生記憶應該是好一些。
(三)提問形式
提問形式要多樣化,不斷翻新,如名詞解釋、簡答、判斷、填空、選擇、小設計等都可以,沒有規定形式。相反,如果提問形式千篇一律,學生就會感覺枯燥、沒有新鮮感而煩。總之以達到學生有深刻的印象為準,答過即記得牢。提問可以由教師提出,要特別鼓勵學生向教師提問,而且是發現問題要立即提出,不要等輔導時間或下課后再提出,不管學生提的問題是對是錯,如果教師能細心聽學生的提問,是能夠喚起學生自信心的,能真正實現師生間的互動。同時從學生的提問中也能判斷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內容,缺陷在哪。從學生提問互動中也可以看出,如果優秀學生對問題都沒有掌握,顯然有必要對全班調整教學方法,要重新講解內容。
三、參與互動
參與互動是學生表現的機會,個性得到張揚,主要用于實驗實習、技能競賽等方面。校內實驗,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發揮。如沉淀滴定法測定自來水中的氯,教材中是沒有這個實驗的,但通過實驗可以達到三個目的:(1)分析化學在自身生活中的應用,引起學生的興趣;(2)鞏固沉淀滴定法的知識;(3)由于自來水中的氯含量較低,因此采用沉淀滴定法測定,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最多算是半定量分析,由此學生明白了能定量分析的條件是什么。學生從預習開始、進行實驗設計,試劑準備,到實驗結束,全部是學生直接參與,教師只是有時指點一下,不做太多的講解,實驗結束后,再做點評。校外實習,積極鼓勵學生與企業技術人員溝通,帶隊教師要做好示范作用,同時也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機會。技能競賽是學生最積極參與的互動,只要有機會,讓學生多參加各類各級技能比賽。先由學生自主思考提出競賽準備方案,教師修改,然后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我培訓,競賽后獲獎的同學,自信心更足;對未獲獎的同學,都是就差那么一點點,自信心并沒有受到傷害,而是希望再有機會進行比賽。
四、討論互動
將某個關鍵問題提出,在班級或小組開展熱烈討論,理論問題以班級討論為主,實驗問題以小組討論為主。討論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抓住問題的焦點,教師與學生平等對待討論,目的是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討論中得到啟發。最好討論一個問題解決1-2個知識點,不求太多。討論互動常與興趣互動、參與互動結合起來開展,否則效果不顯著。要注意的是,討論互動不要搞成開會模式,不要過于嚴肅,要輕松自如,要感覺是隨意性。
五、考核互動
傳統的對學生考核都是以教師為主,無論是試卷、作業,都是教師改完之后發給學生,有時對作業情況進行點評講解。考核互動就是在考核學生成績過程中與學生互動、溝通,主要用于操作技能的考核,目的是讓學生迅速掌握操作技能的關鍵點,發現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課程分析化學的考核互動常用于:(1)分析天平的正確使用,檢查學生是否正確使用天平;(2)基本滴定操作,檢查學生對滴定管等常規儀器的正確準備、使用、讀數、記錄、維護等;(3)分析測定項目,將操作項目事先分解成多個考核點,擬定好考核評分標準,并發給學生,學生按標準要求獨立操作,即使操作失誤也立即知道錯在哪里,操作完成后可以先由學生自我評價。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只要不是作為期末的考核,教師可以與學生充分交流,因為目的是讓學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和知識,達到目的就可以了。
六、結語
互動式教學法在中職升高職學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據筆者與學生交流,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到高職學習后,學到了不少有實用的技能和一定的理論知識,好像又不費很多的精力。顯然學生明顯取得了進步,有成就感,教師也改變了原來對中職升高職學生的偏見看法。筆者也與用人單位聯系,認為少數中職升高職學生與普通高職生比較,看不出有什么區別,大多數中職升高職學生在理論上確實略有欠缺,但生產實際操作并不差。其實,互動式教學法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有待教師不斷發現、創新、使用、完善。當然,從中也發現很多不夠完善的地方,有待今后做進一步的探討。同時也說明對這一群體的學生,只要培養方法得當,完全可以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中職升高職也必將繼續得到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巍.提升五年制高職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探索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1(6)
[2]張琴.針對五年高職生化學教學情境創設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0(23)
[3]張淑娟,孫耀輝,王喆.畜牧獸醫專業中職升高職學生“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可行性調查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學報,2007(1)
[4]李燕萍.高職化學教學互動式教學法的實踐探討[J].科技資訊,2015(3)
[5]何建軍,鄧明珍,汪德蓮.提高高職化學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