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愿

摘 要: 有效教學是指高質量的教學。教學效率的高低以學生是否通過教學獲得一定進步與發展為參考。作者就教學新課程改革中如何踐行有效教學談談體會。
關鍵詞: 數學教學 新課程改革 有效教學
近年來,有效教學引起了一線老師的關注,簡單來說,有效教學就是高質量的教學。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斯萊文提出的有效教學的QAIT模式,說明了高質量課程的主要特征。QAIT分別代表教學質量、適當性、誘因和時間等四個特征。教學質量指課程呈現的質量,即教師的講演、提問、討論、輔導等一系列的教學呈現活動,對學生有意義,使學生感興趣,易于理解、掌握和應用。教學的適當性指教師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程度。誘因指教師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所作激勵的程度。時間指教師給學生學習教材的時間是否充足。在教學過程中,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這四個特征都必須合適,缺一不可。開展有效教學的教師應具備豐富的知識和教學經驗;條理與清晰的表述;認真和熱情的教學態度。有效教學的方法有:指導教學、發現學習、合作學習、對話學習和自我調節學習。
從事數學教學很多年了,一直想回顧過去,重新認識“有效數學教學”的本質。一般認為教學有效性的高低是以學生是否通過教學獲得一定進步或發展為度量。但是新課程要求以生為本,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在教學中還要與學生對話,培養他們的獨立人格、批判性思維與自主意識,進而展現學生個體生命的意義。
對于這一點,我要努力踐行,很多教學片斷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
遇到這種情形,有的老師可能會讓他坐下,跟他講:“你只要認真聽課,記好筆記,回家好好想一想就行了?!?/p>
但是我當時坦率地告訴他:“為什么能這么快,因為昨天晚上我備了課?!?/p>
“本來我想用分析法證明,但是太繁了,誰與兩數的平方和有關系呢?我突然想到勾股定理、兩點間的距離。于是設計一個△ABC,
由|AC|+|BC|≥|AB|得政,見上圖?!?/p>
我繼續對他講:“如果不備課,或者你突然要我解一道難題,我的思維同樣會受阻,會碰壁,不過,在碰壁前,常常有預感。有時直覺還會告訴我,應向左轉或向右轉,就能掙脫困境?!?/p>
此時學生非常興奮:“老師,下次上課,就講你是怎樣從困境中掙脫出來的,就講你是怎樣預感到要碰壁的,講拐彎的經驗,不要老是百發百中?!?/p>
這個意見太妙了。我們要把教學作為一個過程來進行,不能作為結果來進行,學生想知道教師的思維過程,而不是思維結果,這才符合教學本質。
“重視思維過程”的教學思想我始終堅信不疑。這一切是從學生那里開頭的,難怪美國教育家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p>
對話教學要以師生的平等地位為前提,在對話雙方之間的理解、信任與愛的保障中達到解放學生的目的。這是有效教學的案例一。
另一節數學課上,我在講解導學案上的題目,突然發現學生B趴在桌子上,我很生氣,走過去問他:“你怎么不聽課?!”他說:“昨天你讓我們預習導學案,還安排我今天上黑板展示,我準備了很長時間,但是你都自己講了?!蔽艺f:“這不是因為快考試了,怕一節課講不完,趕一趕進度嗎?”他又說:“你怎么知道我們完不成任務呢!”當時我也有些生氣,就賭氣似地讓學生B上黑板展示,再讓他請安排好的同學點評,想等到他們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再批評他,但是下課前學生及時完成了余下的探究及拓展。
這時我沒有批評學生B,反而表揚了他。沒想到他卻說:“這都是老師平時教得好。”
新課程不僅是教材內容的更新,而且帶動了教法的改變。不僅要求學生能復制,更要求有發展。發展,在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是指思維水平和思維品質的發展。
我們經常在教學中當學生還沒有開展觀察、歸納、聯想等活動之前,就把書中現成的結論、定義、方法強加給學生,然后反復練習。學生只能復制,只能依賴教材和教師,稍有變化便束手無策。反之,當學生的上述思維水平全面提高時,就會產生各種“念頭”,表現出思維的發散性。
現在不少學校開展了導學案引領下的高效課堂的探索,但是我們有時還是不愿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經常回到舊的教學模式中。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展示創造性,展示錯誤與不足實在是必要的。
在之后的教學中,我盡可能多地采用討論、展示、點評、質疑的方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聽課效率提高了,成績進步顯著。這是有效教學案例二。
有效教學的開展,關鍵在于促進學生的參與。教學必須從學生當前的認識著手,而不是從教師當前的認識開始教學。有效教學需要實現認知共振、思維同步、情感共鳴及精神相遇。這樣就能培養出既有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又有較高的心理發展水平,適應新時代的有創造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