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杰英
【摘 要】高中可以說是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高中階段的每一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講都非常重要。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在從青春期的懵懂,逐漸走向成熟,同時,也是各項技能尤其是學習能力進行提高和發展的階段。所以,這一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未來有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具有競爭力。接下來本文就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中心,對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培養意義;培養策略
引言
高中生物課程是高中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生物課程在高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生物課程是一門涉及內容非常廣泛的學科,通過對生物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到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以及生物的組成奧妙,使學生的知識儲備得到有效的擴展?,F階段的教學,已經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才會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充分認識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只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增強了,才會在學習中更加注重對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這個階段的學生長久以來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在學習中比較被動,這也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對學生的傳統的學習觀念進行糾正。
教師應該通過耐心的引導和講解,讓學生認識到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生物課程的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通過不斷地創新課堂模式,為學生營造自主型學習課堂,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為學生創建自主學習空間
(一)開展探究式學習模式
要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要讓學生重視對生物課程的學習,更要通過在實際的教學中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在自主學習空間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開展探究式的生物教學,就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項非常重要的途徑。生物課程本身就包含很多實驗和探究性內容,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科學應用,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通過開展生物實驗,來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應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方式,讓學生在對細胞標本進行觀察之后,說一說自己看到的細胞有哪些結構,最后將所有人的觀察結果進行匯總。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和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二)合作學習促進能力提升
除了開展探究性學習模式,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可以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空間的好辦法。在高中生物課程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的生物學習有很多優勢。首先,通過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通過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還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學習“克隆技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對克隆技術進行預習。然后在課上對學生進行分組,五到六個人一組。然后讓學生對自己所了解的克隆技術進行探討,并且說一說自己對于克隆技術的看法。學生在學習小組中會因為小組活躍的氛圍,而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以人為本讓學生自主學習
(一)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生物教學
傳統的課堂模式中教學主要圍繞著教師展開,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優勢,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習比較被動,長久下去會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改變。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自主起來。那么什么是自主呢?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生物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更多的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多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生表達的內容就是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得到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讓學生多表達,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意義。
(二)轉換課堂模式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在開展以人為本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還可以通過轉換課堂的教學模式。轉換課堂就是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只是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們可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