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娟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給學生留下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求異性和綜合性,思考的獨立性,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創新思維;教學理念;課堂氛圍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小學以及將來的中學階段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給學生留下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求異性和綜合性,思考的獨立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那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
一、教師要樹立創新思維教學理念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師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要創新,就要破除把教學當作傳播現成理論,進行知識灌輸的教學觀,確立教學是創新實踐的教學觀;學生的學習任務不是單純地接受和掌握知識,而是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學生要為創新而學習,為創新而掌握,為創新而研究。為此,教師應具備以下三種理念:(1)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著名文學家韓愈曾經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教師要放下架子,去除唯師獨尊的觀念,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觀點、見解和主張,并尊重不同學生的不同意見,尊重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2)樹立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不否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不以同一個標準要求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每一個學生走上“成才”“成功”之路。(3)要培養學生勇于實踐的觀念。要讓學生接觸到生動的社會實踐、生產實踐和科學實踐,教師要結合課程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其如身臨其境,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二、營造創新思維的課堂氛圍
教師應為學生創造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興趣,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課堂上想說、敢說、愛說,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由結論傳授轉向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判斷能力。
生活中的“美”最能激發人們的學習激情和創新精神,更能陶冶人的高尚情操,促進個性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充分發掘美的因素,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并產生追求美、創造美的激情,達到以美“啟”智慧、以美“誘”創新的目的。情感是育人的一項重要因素,沒有情感的教育就好比是無源之水。教師要努力和學生建立起平等而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嚴父慈母之心和朋友般的真情投入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學習不感到壓抑和被動,人格受到尊重,個性得到張揚,學生創新的思維才能得以誘發。
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由結論傳授轉向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考和判斷能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迷戀。由興趣迷戀到用心探索,由用心探索到最后成功,在體驗成功的快樂中樹立起自信心,從而啟迪創新的思維,不斷深入探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例如,巧設導語創設課堂氛圍,把課堂教學游戲化、生活化,教學內容故事化等。如果我們的教學過程處處“妙趣橫生”,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這樣學生就能產生創新思維,從而培養創新能力。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問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鼓勵學生勇于質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鼓勵學生大膽生疑、大膽發問,主動探索,在質疑中創新。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拓展思維的機會,允許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促使學生敏捷、靈活、主動和創造性地去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對學生提出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創造條件。
五、打破常規思維,創設探索交流的機會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全班討論、小組討論、同桌討論、情境討論等多種形式的交流機會,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有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從而在學生的爭相發言中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能力。例如,通過多媒體的聲、色、光等動態手段,多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表達、體驗,自己動手、動口、動眼、動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下愉快地學習,調動學習積極性,積極思考和探索,從而培養其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徐茉.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探討[J].渤海大學,2014(10).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甘規劃辦GS[2015]GHB0087。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