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
摘 要:數學是一門有規律而且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和觀察事物的能力。但是各個學科都有其規律在里面,找到規律來學習就會容易得多。小學高年級數學提倡找規律教學,這樣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數學學習的規律,能夠解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講課中學生難消化的問題。通過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找規律的研究分析,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數學規律;邏輯性;觀察能力
數學教會學生如何去運用邏輯思維和分析的眼光看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找規律的做法來教學生學習數學,這樣的做法讓學生覺得數學是一門很好玩的科目,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而同時找規律教學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小學數學的學習旨在從小培養學生獨立、理性的性格,因為數學中包括各種的論證和推理,極大地幫助學生的理性思維開拓,結合其他科目的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自身整體水平。
一、在小學數學中使用找規律教學的原因和必要性
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最考驗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學科。數學學習中規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理性的思維模式,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應用理性思維去解決,不盲目。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提高分析能力,培養他們看問題要全面,從問題中找規律,從規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找規律教學的具體途徑
1.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
小學生年齡小,身心發育都不完整,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往往不全面,不能自主地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中,需要教師來引導學生學習,不僅僅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低,也因為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思維感非常強的學科,所以必須由教師引導大家進行學習。學生在對數學學習中的規律產生了一定的認識后,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一開始接觸找規律時會感覺比較難,不容易接受,這時就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在對數學學習逐漸產生興趣后,更加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往更高、更深的數學規律發展,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能力。比如,從簡單的開始找規律,貓,貓,狗,狗等,這樣的規律排序,讓學生觀察其中的規律,很快學生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對數學學習中的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引導他們進入更高一級的學習。
2.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找規律的這種題目閱讀題意審題非常重要。審題是解題的關鍵,如果題意把握不準確,這其中的規律很難找到,解題就成為難點。審題就是分析能力的培養。教師必須要告訴學生怎樣審題,通過練習來學會尋找規律的方法,為自主學習打好基礎。教師的教授能夠使自己獲得經驗,在經驗的基礎上自己開始獨立學習,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師也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去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技巧,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和學習習慣。
3.把課堂教學和數學實踐活動相結合
課堂學習掌握學習規律,找尋數學學習中的規律。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對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對規律學習更加透徹。找規律的學習內容是一項非常有趣的課程活動,教師應該設計多種多樣的題目,引導學生積極去參加課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去實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創新思維、發現規律。最后,教師對教學實踐活動作出總結,對大家的參與給予表揚,鼓勵大家以后多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4.運用數學規律思維解決生活問題
數學學習要求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而且數學又是一門邏輯思維非常強的學科,這就需要學生有非常好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學習有規律可循,生活同樣有規律。把這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根據樹林的面積和樹木的數量,計算樹木間的距離,或者計算家里的水費、電費。數學來源于生活,只有把數學應用于生活中,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正處在認識世界、塑造完整人格的關鍵時期,讓他們自主、樂意地去學習,能夠對他們以后的發展產生更重要的推動作用。一切的學問都不能只是空談,必須得到運用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數學的找規律教學也是一樣,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總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利用找規律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懂得看問題運用邏輯思維,看問題懂得去分析,用觀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處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更加充滿興趣,從數學的學習中找到規律,激發學習的熱情,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啟發學生思維,為學生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耀.小學高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之我見[J].快樂閱讀,2012(01):99.
[2]徐文靜.小學高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導學,2015(08):54.
[3]孔祥花.小學高年級數學解決問題的有效教學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5(23):15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