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江鵬
【摘要】中職學校在近些年的發展比較迅速,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下,對中職語文教學也有著促進。以往的教學模式和當前時代發展要求已經不能得到有效結合,所以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就比較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以就業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重要性及教學目標特色進行闡述,然后就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原則和策略實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就業導向 中職語文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65-01
中職教育要能以能力教學為中心,并以就業作為導向,這樣在教育的真正意義上才能體現。中職的語文教學是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學科,由于語文課程教學自身的工具性以及實踐性體現的比較突出,所以這就需要加強對中職語文教學的理論研究。
1.以就業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重要性及教學目標特色
1.1以就業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重要性分析
為能夠將中職學生的就業率得到有效提升,就要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能力的有機結合,而將中職語文教學和就業得到融合,就能充分的將語文的工具性以及實踐性特征得到呈現。并能對教學改革起到促進作用,中職的語文教學在目的以及任務上就已經決定了中職語文的教學要能以就業為導向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這就需要在實際的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的策略將專業性得以突出,讓中職學生在日后的上崗優勢上能得到展現[1]。另外,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也是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使然,當前的教育發展必然要和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將語文學習的作用得到呈現。
1.2以就業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目標特色分析
中職語文教學以就業為導向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上也要能與之相符,從職業教育的特色上來看,對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比較重視。在對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之后,主要是對中職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有著重視,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作為基礎,從而也對職業教學的服務性功能得到了體現。從教學內容的模式特色上來看,對中職語文教學的模塊形式設計也有著嚴格的要求,這是中職語文教學的另一特色呈現,在職業教育的特色上也比較鮮明。另外在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來看,也對職業教學的培養目標有著遵循[2]。
2.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原則和策略實施
2.1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原則分析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要能夠遵循相應的原則,主要是能夠將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得以遵循,將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在教學方面也要能夠更加的貼近學生以及生活和學生的學習專業,這樣才能真正的為學生就業進行教育服務。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要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充分的了解,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將教學內容分層次的進行實施,在方法上也要能夠因人而異。
2.2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實施
第一,對中職語文教學在以就業為導向下進行優化,要從多層面進行考慮,首先要能夠對語文教學的整合過程中,要能夠將實際教學的內容和學生職業發展需求得到有機結合,并要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和實踐性。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要能以學生為中心,結合社會一線的從業人員要求,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有效提升,從教學內容上加強篩選,對口語交際等實用性比較強的內容上多進行選取,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以調動,在語文教學的內容上要能和學生以及專業相貼近。語文教師在學生入學時候就要能夠對中職教學的特色以及目的和就業的形勢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對語文教學情況有所了解。老師要能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校的效率。
第三,處在當前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對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也要全進行,并結合實際進行深化。在中職語文的考試方式改革上要充分重視,可建立中職語文發展性的教學評價體系,將育人為本以及知識為本的價值取向得以樹立,在評價過程中要能以自我評價以及學生評價和老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最后就是對中職的語文教學效果加強考評,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就有著促進作用,在當前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中職語文的教學要以能力培養為主,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職業特征進行設置教學的目標,并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實現。
3.結語
總而言之,針對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發展形勢,要能結合實際以就業為導向著重發展中職的語文教育,這樣才能真正的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才能夠真正的保障教學質量的提升。此次主要對中職語文教學在就業為導向的教學重要性以及策略實施等幾個重要層面進行了研究,希望此次努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待后來者居上。
參考文獻:
[1]俞登奎.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思考[J]. 職業教育研究.2015(08)
[2]王劍珍. 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J].考試周刊. 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