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臻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在實行教學改革,高中數學作為中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逐漸得到推廣和應用。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都需進行相應的轉變。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師和學生關注的問題,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針對這種現狀,我們需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新課程教學的理念,采取有力的措施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高中數學 教學有效性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58-02
一、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概述
新課程改革為我國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動,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1]教學有效性主要指的是能夠完成或者超越既定的教學計劃和目標,盡可能的利用最少的教學資源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所進步合適發展是判斷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標準。要想實現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遵循一定的原則。其一注重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理論知識是教學的基礎內容,但是仍舊不能忽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其二是抽象與具體的有效結合,讓學生實現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逐步過渡。其三是鞏固和發展的有效結合,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二、現階段實現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提問的方式存在誤區
首先,在提問以后沒有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常常出現的情況是,在學生還未思考出答案的時候,教師就急于給出結論。這樣不僅沒有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同時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其次,對于優秀的學生習慣性追問。教師對于優秀的學生往往是偏愛的,但是極容易造成其他學生當觀眾的局面,這顯然對整體的教學效率造成了影響。最后就是忽略了學生的提問。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提高教學速度,往往將學生的問題放在課后處理,導致教師無法深入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思維,課堂效率最終仍舊無法提高。
2.情景教學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在新課程改革以后,情景教學模式逐漸被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情景教學的優勢就是讓將知識點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然而由于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對于情景教學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導致在設置教學內容的時候過于繁雜。[2]例如沒有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或者是案例和學生的生活不夠貼切等,這些問題均導致情景教學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
3.數學教學改革過于形式化
傳統教學模式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雖然很多高中的教學改革逐漸深入并開始趨向成熟,但是無法忽視的是很多教學改革措施并沒有真正實行,“走過場”的情況并不少見。例如在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老師習慣性使用課件,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久而久之導致無法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如果高中數學教師無法處理好教學改革和教學模式創新之間的關系,必將導致教學改革名存實亡。
三、提高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提高教學有效性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之一,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想在此標準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首先,教師和學生要建立新的關系,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變化,主動的和學生交流來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其次,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在課前要計劃好導語來調動學生的情緒;在教學中則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課后則是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順應教學改革的需求。
2.提高教學有效性對學生的要求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需要全面的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注重自身綜合技能的提升。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注重從多方面來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首先重視課前預習,高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重難點,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其次是在課堂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激發自身的學習熱情,跟隨教師的節奏來深入的了解各種知識點,并且學會總結自己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最后在課后注意鞏固知識點。新課程改革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點,同時學會將其用于實踐。這就需要學生花更多的時間來理解和分析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會有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丘立峰.課堂組織藝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9(03):01:1102
[2]王先國.淺談數學解證題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9(0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