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 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使“車工”課堂更加生動形象,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教學中,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轉變師生觀念,拓展學生的知識空間,突出教學重點,促使技能轉化。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突出重點;創設情境;培養創新;綜合素質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各界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是當今中職教育的主要目標。為此,多媒體技術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尤為重要,它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大特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了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情況,把握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實踐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使用多媒體技術。
一、突出教學重點,促進技能轉化
多媒體技術由于具有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的特征,可以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獲得知識,在趣味的學習中形成技能。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再現情景,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技能的轉化。比如,在“車工”理論課教學中講解“高速車削三角形螺紋”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動態模擬的功能,將整個車削過程制作成動畫片段播放給學生觀看。這樣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了知識。另外,通過展示整個車削過程來幫助學生獲得直觀形象的信息,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從而突出了教學重點內容,同時也促進了技能轉化,可謂一箭雙雕。
二、創設情境,化抽象為形象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板書和講解上。導致授課效果不佳,課堂時間利用不當。若采用多媒體技術,可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營造學習氣氛,化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不僅可以根據教材、學生的差異以及課堂動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進行教學演示,使傳授知識過程條理化、清晰化,充實課堂信息量,徹底改變舊的教學模式,還可以通過圖形將難以表達的語言用仿真模擬手段形象地表達出來,進而達到化抽象為形象的目的。創設出豐富多彩、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識。在講解“軸類工件的裝夾”一節時,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搜集很多車削加工中裝夾軸類工件的錄像給學生播放。這樣學生看到之后,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樣創設了課堂情境,化抽象為形象,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新知識。學生不僅學到了理論知識,而且掌握了實踐知識。這樣也就大大提高教學水平。
三、培養創新,提高綜合素質
現代中職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教師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豐富的網絡資源,課件生動活潑的展示,增強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的感觀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和強化了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由于課件設計的具體直觀、形象可感,使學生的直覺形象思維得到較充分的訓練和提高,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轉變師生觀念,拓展知識空間
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轉變了傳統的師生觀念,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時間。學生可以主動地探索知識,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儲備。
例如,在學習“常用車刀的種類”一節課時,教師可以提供資源網站,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就可以興致勃勃地在網上查找資料,解決問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多媒體營造了民主、愉快的教學氣氛,學生不但掌握了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通過網絡還學到了常用車刀的種類、用途、形狀、材料和切削性能等等。這樣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開闊了他們的視野,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拓展了他們的知識空間,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之,在“車工”課課堂教學中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對提高教學質量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突出教學重點,促使技能轉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學生的知識空間。
面對未來,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主動、正確靈活、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教學理念與形式的更新,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教學結構的改革與創新,更進一步促進了專業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推動整個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張強.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考[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