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文生
摘 要: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科學課程,它對于發展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今,在新課改之風大力盛行的形勢下,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課堂,應該成為廣大高中生物教師重點研究和思考的話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探究性學習
高效課堂,即高質量、高效果、高效率的教學課堂,它一直是廣大教育者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學目標。那么,對于高中生物課程而言,我們該怎樣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進而實現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呢?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對此問題進行幾點個人意見的描述。
一、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生物知識的探究過程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出:“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和動腦,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所以,作為生物教師,我們應力圖改變以往傳授型的教學模式,倡導探究性學習,即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對生物知識的探究過程,讓學生以主體者的身份參與生物學習活動,這樣既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也能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這一節時,我就向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進行導學: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什么?有什么功能?什么是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二者有什么異同?為什么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被稱為被動運輸?人體的白細胞能吞噬入侵的細菌、細胞碎片和衰老的紅細胞,這是細胞的什么作用?胞吞、胞吐穿過了幾層生物膜?它們需要消耗能量嗎?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出細胞經過了多少層膜?等等,然后讓學生結合這些問題,對本節內容進行閱讀和學習,最后給出答案。這樣,我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進行導學,做到了讓學生主動參與生物學習活動,實現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二、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指出:“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核心任務,生物科學素養包括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所以,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我們不要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生物課本知識的講授,還要注重對學生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為實現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
比如,在學習“遺傳因子的發現”這部分內容時,我除了向學生介紹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還重點向學生介紹了孟德爾對這一實驗過程進行堅持不懈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不僅掌握與遺傳因子有關的生物知識,還讓學生體驗了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求實的科學研究態度,對學生進行了良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總之,我們要時刻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從而有效促進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