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國平
【摘要】遠程開放教育,或稱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是構筑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手段。教學形式由原來的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是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突出特點之一,作為教師,若想在教學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溝通是很好的橋梁。
【關鍵詞】教學 溝通 遠程開發教育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016-01
遠程開放教育做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遠程開放教育,或稱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是構筑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手段。它打破了傳統“三尺講臺、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理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網絡,以虛擬的真實空間來開展教學,這種教學在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同時,把溝通推向了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那么,選擇什么樣的溝通方式,才能與學員溝通好,從而促進教學呢?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嘗試,總結出以下幾點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在此提出來與大家共勉。
首先,教師應主動與學員溝通?!艾F代遠程教育雖然淡化了教師的教學活動,但是由于網絡的社會化,導師作為學生未來生活的引導者的身份卻更加體現了出來?!逃吒袷且粋€‘指導者。他更重要的任務是:指導每一個學習者成為自己教育自己的教師”[1]開放教育從一開始,對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中的任務,就做了明確的定位。以此定位為前提,開放教育從一開始,為了使教師這個‘指導者身份得以充分發揮,為教學配備了各種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電話、電子郵件、BBS等,以便主動與學員溝通,督促學員學習,完成教學。從客觀上來講,對成人再學歷教育來說,這是雙贏的模式,但事實恰恰是,開放教育教學中課堂的解放和學員學習的業余性,兩方面決定了學員學習主動性的淡薄。記得在筆者開展教學初期,每次在郵箱中未發現新郵件、BBS上不見有學員發言、電話聯絡亦是空白,便單純的認為學員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沒有困難,作為教師,也難得如此輕松,就疏忽過了??膳R近考試時問題一下子涌現了出來,一個個學員拿著空白的作業找我解答,這才明白他們不是沒有問題,而是面對解放的課堂,忙了工作忘了學習,外加教師的不過問,完全疏忽了學習,直到考試才手忙腳亂。有了這個教訓,之后的教學中,本人總是定期主動給學員打電話、發郵件,同時每個月組織學員開展一次集體網上答疑活動。通過由被動提問變主動發問,不僅本人的教學得到了穩步發展,學員的學習也輕松有序了,從而達到了教與學的和諧發展,師生關系也走向了融洽化。
其次,組織學員舉辦小型學習討論會。在教學中總有學員反映,自主學習好處確實多,有了問題也可以隨問隨解決,但也有不足之處,有些問題始終理解不透徹,如果有課后與同學一起討論課堂疑難的機會,可能學習效果會更好些。學生的這些學習需求,從遠程教育的學習角度而言,也就是對“交互式學習”的強烈需求。所謂“交互式學習,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交流互動的合作關系,它有利于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發揮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對學習者的意義建構和能力培養?!盵2]聽多了這種話后,本人在其中一個新班做了一次大膽的嘗試,在學習完《文學概論》第四章后,組織學員學習聚會。聚會上,他們互相說出了自己在學習中的困惑,同時圍繞“語言在文學中的角色”這一問題,相互間開展了探討研究,本人也參與其中,主要就語言與文本的關系從語言是文本的物質現實、語言是意義的現實處所、語言再現自身及語言是文本美的一種現實體現四個方面做了闡釋。此外,還把目前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代表性觀點也向他們做了介紹,以供他們在討論中參考。聚會結束前,他們統一看法后,自發做了學習小結。之后又在學習小組的組織下,開展了幾次學習聚會,也邀請了我。每次會后,他們總會告訴我,聚會不僅對他們的自主學習幫助非常大,而且也拉近了他們同學間的感情,使學習不再感到孤獨無助,學習也有了動力,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也在輕松愉快間完成了教學,不再像以前,每當全班學員對一個抽象的文學概念,不論我花多少精力和時間舉例剖析,如何深入淺出的耐心講解,學員的表現總是一臉茫然,面對此,強烈的失落沉重感使我對自己的教學能力產生懷疑。
最后,鼓勵學員使用網絡信息技術。雖然網絡信息技術是二十一世紀人與人之間的主要溝通工具,但這個工具目前只適用于部分群體間,另外部分群體仍對這一溝通工具很陌生。我們的學員中,有很多就屬于“另外部分群體”之中。我們知道,“依托媒介開展教學的遠程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習者對各種媒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遠程學習者對媒介的操作能力直接影響他們獲取信息、資料能力。在遠程教育中,一方面學習者必須要善用媒體,精通多種學習工具……比如,目前英特網給我們帶來海量的學習資料,而學生就更應熟悉的應用搜索引擎工具,過濾掉不需要的信息,找到適合的,真正有用的信息?!盵3]這種情況下,當學員干脆不會使用或會使用但不熟練時,應多鼓勵其使用。記得漢語言專科班有個年紀較大的學員,有一次中午快下班時,他打電話過來說找不到網上要求完成的作業。在電話里前后就如何網上學習講了有二十分鐘后,他突然對我說:“老師,那就是說,他要找的界面不是打開電腦進到網頁后就可以直接找到的,而是在打開校園網后,通過用戶名密碼登錄才可以找到的嗎?”這時我才明白,他給我打電話時根本沒有鏈接到校園網,只是剛剛打開網頁界面而已。之后他又問過幾個類似簡單的問題,本人都做了詳細解答,學期末見面后他告訴我,他是從接觸開放教育學習開始才接觸電腦的。因此,作為教師面對這種情況,耐心是最好的溝通方式,也是最后的教學方式。一旦失去了耐心,不僅讓學員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也令我們自身的教學舉步維艱。
總而言之,作為開放教育教學者,我們應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在總結以往成功或失敗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逐漸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從而也引導開放教育教學逐漸走向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張爽,《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學理論》,2011年18期
[2]平培元,《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與策略》
[3]徐永貴,《遠程教育學習者媒介素養狀況調查研究》,30頁,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