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要】對于每一名進入高等院校繼續深造的學生來說,高等數學都是他們大學生活中的必修課,學習高等數學,不僅僅可以讓學生的邏輯思維更加清楚,更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修養,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之下,高等數學課程也面臨著創新和改革,高等數學分級教學模式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運而生了。
【關鍵詞】分級教學 模式 高等數學 教學改革 研究
【中圖分類號】O13-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63-02
一、進行分級教學的優勢
(一)學生之間的差異問題
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開始進行擴招,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數學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進入高校,這就導致了有些專業因為文理兼收,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起點有差距的問題,而教師的教學內容和速度卻是一樣的,這就導致有些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在面對高等數學的時候能夠很好的進行學習,甚至超出課程目標的完成學習任務,去追求更加困難的數學問題,探究更加深刻的層次。
(二)適合高等數學教學
與高中數學相比,高等數學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十分的復雜,許多學生剛剛升入大學,對于數學還停留在對高中數學的認識上,在接觸高等數學之后面對更加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很難入門。尤其是高等數學的巨大信息量,讓學生在處理的過程中感覺十分艱難,久而久之,不同數學基礎的學生之間自然就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所以,分級教學的方式尤其適合高等數學,將不同類型和學習基礎的學生進行分類,根據不同類別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是提升學生高等數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教育準則,而分級教學則將這種教育準則發揮到了極致。在傳統的高等數學課堂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只是一味的按照同一個教學模式,將同樣的內容傾倒給學生,完全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以及學生學習基礎的不同。而分級教學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更大強度的拓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也能夠保證基礎學習。
二、如何進行分級教學
(一)在對學生的分類上
要想實現有效的分級教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深入到了解,并且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學生的層次。首先,要結合本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的根據學生的高考成績,確定本專業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普遍基礎;其次,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追求以及學生專業上的要求對學生的數學目標進行確定;最后,要征求學生本人的意見,結合學生的個人興趣進行分級的考慮。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的時候,一定要結合這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級,保證分級的科學性,并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調整。
(二)在管理上
在進行分級教學之后,教師在對學生的管理上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化,必須從多方面進行改革,才可以真正的做到全面改革,讓分級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化。
第一,要合理的進行教材的選擇,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材的確定,層次越高的學生,所配備的教材難度就越大,內容也就更加的繁雜。而層次越低的學生,教材內容也就要更加的偏向基礎學習。在教材確定下來之后,教師也不能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授課,還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內容上的調整,從整體入手,保持好各個層次之間的關系。
第二,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作為教師教學的指導文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制定各個層次的教學大綱時,教師要注意各個層次學生之間的差異,保證各個層次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有本質上的差異。
(三)在考核上
在對學生的考核上,教師也要按照分級制度來進行,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標準和目標。在對A層次的學生進行考核的時候,要求可以制定的較高,不僅要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考核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評測學生的數學素養。在對B層次和C層次的學生進行考核的時候,則要注重對于基礎知識的考核,主要通過學生對于經典例題的解答考核學生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熟練運用和對基本解題方法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和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考核,不要以卷面成績定勝負,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努力程度、進步程度、作業完成情況等,結合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進步中逐漸提升數學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分級教學就是將在數學學習方面屬于同一個層次的學生分別聚集在一起,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采用分級教學的方式,可以通過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種類的教學,有效的解決現如今高等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強,學習目標更加清晰,從整體提升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完善好當今大學生整體的數學素質,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新軍.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7,11(6):28-30.
[2]李春霞,楊樹國.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現代化,2007,9(3):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