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冰
【摘要】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如同一出戲的“序幕”。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因此,一個良好的導入,可以為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開端。
【關鍵詞】教學設計 導入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64-02
信息技術課已經成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之一,它不僅是門獨立的學科,又是所有學科發展的基礎。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如何運用課堂導入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是我們始終要探討研究的話題。
一、能激起學生求知欲,激發學生的情感波瀾。
比如在講flash形狀補間的時候,我先展示幾個小動畫:火山噴發,火球順著火山變成炙熱的熔漿;美麗溫馨的祝福卡;可愛搞笑的變形記等。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學生們紛紛好奇地問:哇!好漂亮,怎么做的啊?于是,我趁熱打鐵,引出課題。帶著這樣強烈的求知欲學習,學生的課堂效率自然提高,可見,一個好的導入方式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課堂的內容的強烈求知欲。
二、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要切中要害,聚焦問題。
對學生而言,每一堂課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其內容也各不相同,所以課堂導入要根據上課的內容富于變化。由于初中信息技術課是每周一個課時,所以課堂導入必須要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讓學生馬上聚焦到問題上。如果只是一味的講究花哨,用一些與課堂內容相聯甚遠的形式來嘩眾取寵,比如放一段音樂,視頻,轟轟烈烈三五分鐘過去了,但其實也只是提取了其中一點點的東西作為課題的導入。這樣的導入形式不僅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還會浪費寶貴的學生課堂實踐時間。
三、一個好的導入方法要健康活潑,避免低俗。
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作品、動畫、視頻等形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要避免展示一些明星的酷照,播放歌詞不適合學生的流行歌曲等。需要提醒的是,吸引學生注意并不意味著一味迎合學生的追求時尚、追星心理。那么一個好的導入方式到底有哪些呈現方式呢?
1.借助點評作業或將教學資源以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作為導入
在每一次課堂上,學生都有課堂實踐內容。在這些學生提交的課堂作業里,總是會有一系列問題需要在下一節課上點評,學生也會在作業里體現出很多新的想法。而有些新的想法恰恰也是下一節課要講的內容。這時候,就可以借助于點評作業的機會,直接切入新課的內容,既溫習回顧了上節課的內容,又為這節課做了鋪墊,可謂一舉兩得。
另外,我曾經嘗試過把教學內容、教學資源、評價內容都放在網頁上,培養學生自主瀏覽網頁學習的習慣。學生在上課前一般會習慣性的登陸網頁,既可以看到上次作業老師給予的評價,也可以看到上次作業哪些同學上榜表揚了。緊接著,學生就會想知道今天學習什么內容。 我常常會聽到學生這樣對我說“老師,今天我們可以講什么什么了”。其實這就相當于無聲的導入。學生在課前就已經知道本課的講課要點了,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很快的融入課堂。
2.借助趣味的小游戲導入
有時老師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到別的學校去參加公開課,面對一批完全陌生的學生。這時如何拉近學生與自己的距離,讓他們能很快與你產生互動,就成了非常迫切的問題。在這種情況,課堂的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時不妨采用一些趣味的小游戲來進行導入,可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拉近與學生距離的效果。比如有一次我去別的學校參加評優課,在教學導入環節,我采用了一個FLASH小游戲,游戲的名字是《熱身——我們一起來回憶》。當我點擊鼠標時,左邊按鈕中學生的姓名就會停止滾動,“中彩”的學生就得起來回答右邊按鈕中的課堂知識提問,課堂氣氛一下子被點燃了,本來還很拘謹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游戲環節變得活潑了起來。這樣的設計既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又為這節課的要講的知識點提供了鋪墊,讓學生很快的融入課堂教學。
3.新課教學中采取有效設問的方法來導入
信息技術教師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在一些新課的教學中,尤其是初一階段開學初的一些理論課,要讓學生喜歡上信息這門課,引導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就需要讓教師有效的設問。比如在第一節《信息與信息技術》中講授信息的概念的時候,如果直接問學生“什么是信息?”學生恐怕一下子答不上來。這時需要教師一步一步的引領學生理解這個概念。比如可以這樣設問:
師:“信息從哪里來?”
生:“從廣播里電視里,報紙上。”
師:“廣播電視里的新聞從哪里來?”
生:“記者采訪”
師:“記者采訪的信息從哪里來?”
提問到這里,學生就會明白“信息就在我們生活中”。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并注意方法。開頭開得好,就會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聚焦”學生注意力,使教師的授課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產生新奇感,使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快樂,成為學生永不枯竭的知識海洋。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課堂導入的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