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李鳳蘭
摘 要:詞匯是英語教學中的關鍵和基礎性環節,本文依托有效數據分析大學英語詞匯語用教學的現狀,揭示了存在問題,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大學英語詞匯語用教學的方法及策略,以期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關鍵詞:詞匯語用學;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大學英語詞匯語用教學研究"(課題號HB14YY025)
一.引言:詞匯語用學(lexical pragmatic)是近年來在語用學界迅速發展的一個分支學科,詞匯語用學是把詞匯的層面意義與詞匯的動態運動意義相結合,融合語用機制,語境知識和百科知識,對詞匯內在未完全表述的意義在運用的過程中的演變及變化過程,運作機制,變化規律進行描述和理論闡釋的學科。(Wilson,2003)大學英語教學如何將詞匯語用學與大學英語教學更好的結合,在當前國內研究中仍然是起步發展階段。
二.大學英語詞匯語用教學的現狀分析:為了進一步了解普通高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詞匯語用教學狀況,筆者對本校240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0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和課堂觀察,調查內容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維度。
教師維度主要調查大學英語教師在實際課堂詞匯認知和教學中的側重點以及大學英語教師對詞匯語用的重視程度。經調查發現大學英語教師最為強調的是詞匯(占到40.7%),其次是語用(占35.9%),相對而言,語法和語音已不再成為詞匯教學的側重點(分別占14.6%和8.8%)。同時大多數大學英語教師對語用教學還是比較重視的(很重視的占23.3%,比較重視的占39.7%,不太重視的占34.6%,不重視的占2.4%)。調查結果說明大學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對于學生語用能力培養和發展的重要性的認知還是比較清楚的,超過60%的大學英語教師已有開展相應的語用教學的計劃或者意向。 但結合訪談和對實際課堂教學情況的觀察,盡管許多大學英語教材包含了專門的語用教學材料,但其教學材料內容有限,缺乏系統性的組織和針對性的練習。因此,語用教學的成效將會大打折扣,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也必會收效甚微。
學生維度主要包括學生對詞匯語用教學的看法,包括針對詞匯認知學習的語用教學必要性的看法和對具體的詞匯語用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意見和建議,73%的學生認為專門的語用教學很有必要,另有23%的學生認為應該有相應的語用教學,只有4%的學生認為語用教學可有可無。就具體的語用教學方式而言,學生更喜歡顯性的語用教學手段。具體來講,絕大多數學生贊成注重形式功能兼顧的相當于“Focus on Form and Function”(F on FF)的教學方法(占71.6),然后是以語用規則講解和顯性推導為特征的“Focus on Forms”(F on FS)教學方法(占17.8),而學生大多不喜歡隱性歸納型的“Focus on Form”(F on F)的教學方法(占9.1)或無需教師有意介入的“Focus on Meaning”(F on M)教學方法(占1.5)。
調查表明:l.大學生的語用能力普遍落后于其語法能力,即使掌握了詞匯的語法知識也并不代表能熟練恰當的在適合的場合用合適的詞匯表達;2.大學英語教師對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但是由于教學材料有限,詞匯語用教學的實踐效果差強人意;3.大多數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語用教學,多數學生更傾向偏顯性的語用教學方法,其中兼顧形式與功能的F on FF的語用教學方法得到較多認可。
三.大學英語詞匯語用教學方法及策略:
1. 建立詞匯表和詞匯網。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詞匯表,在訪談中教師談到課堂上教學活動的感受之一就是盡管學生已經習得一些高頻且有些難度的詞匯,但他們仍然傾向避開發音或者語法有難度的詞匯,而有意使用一些相對簡單的詞匯。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得設定一些語境(與學生校園生活和學習相關)引起學生對高頻且有難度的詞匯的關注,并且通過任務的完成激發學生使用新高頻詞匯的熱情和動機。
2.抽象內容具體化以加深深層次的詞匯解構。在外語學習特別是詞匯學習中,學習者不停的交替言語與非言語的表征,因為人腦的記憶依據雙重編碼理論,詞匯的言語表征和形象表征共同存在于大腦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該用規律有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新詞匯進行認知,對于相對抽象的詞匯,更加應該精心設計,可以采用圖片,圖表,影像等具體的方式使詞匯形象化。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第三冊第四單元“Five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的教學設計為例,文中的五個標志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和陌生的詞匯,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應以圖片和影像資料等的運用來使詞匯具體化和形象化,在學生大腦中建立有效的言語和非言語的記憶鏈。通過對每個特征的產生背景,特征的敘述加之形象生動的圖片和影像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3.創造多種學習語境,指導學生理解一詞多義。大學英語內容豐富,涉及到文化,商務,貿易,歷史,哲學,語言學等知識。英語詞匯的的學習應注重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同一單詞的不同用法和意義。教師應借用多媒體制作的音頻視頻和課件,著眼于詞匯在多變語境中的應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詞匯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四.結論:英語學習的真正目的在于交流溝通,作為英語教學中的核心和難點的詞匯教學至關重要,大學英語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基于語境的詞匯教學活動,增強學生詞匯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Wilson,D.(2003) Relevance and lexical pragmatics [J]. It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5.2
[2]劉建達.大學英語語用能力的教學與評估[J]. 山東外語教學,2013(6):49-55
[3]劉偉,孫穎.語用學與外語教學:回顧與反思—中國外語教學系列研究之二[J]. 外語電化教學,2014(1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