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平
摘 要: 依據學情進行教學指的是以學生學習能力及認知能力為基礎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自身實際認知水平下更好地理解數學含義,從而提升自身數學水平。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處于萌芽狀態,其學習能力也不強,如果數學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依舊按照一般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難以讓學生有效掌握數學知識,最終對教學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如何有效根據學生學情進行教學成為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重大問題。本文主要以依據學情教學的方法作為研究對象,從多種角度對學情教學法的應用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學情教學法 應用方法
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較大改變,給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了便利。雖然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的革新,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學情的考慮。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了較大困難,難以有效掌握相關重點知識,所以教師必須注重對依據學情教學的方法進行應用,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水平。
一、學情教學法應用現狀
雖然在教育事業的推動下,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的革新,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較多問題。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只是按照自身的思維模式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小學生大都不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很容易遇到困難;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將完成教案指標作為教學目標,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雖然較好地保障了教學效率,但對教學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最終給學生正常學習數學知識帶來不利;在教學評價方面,大多數教師主要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很容易對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影響,嚴重時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最終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不利影響,也對數學教學質量造成極大影響,所以如何有效根據學生學情進行教學成為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重大問題。
二、學情教學法應用方法
(一)制定教學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不僅對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知識有著重要作用,而且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在基于學情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先對學生的學情進行了解,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情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可以先出一些關于平行四邊形的簡單題目讓學生自主解答,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解答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判斷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然后根據學生學情的差異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解答情況進行分析,教師了解了學生大都只對平行四邊形表面特征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在稍微深入一點的題目中存在較大問題,所以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置為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性,能夠準確判斷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在這種教學目標的要求下,教師可以更好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讓學生循序漸進地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從而更好地掌握相關重點知識。
(二)優化教學結構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雖然沒有較大的復雜性,但是涉及的環節較多,在形式上比較籠統,所以教師必須優化教學結構,突出重點內容,并確保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在基于學情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認知能力進行了解,然后針對學生學情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優化,突出重點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先教授一些簡單的運算方法,然后讓學生自主做題,并引導學生尋找運算規律;接著再加大題目難度,讓學生利用運算規律進行解答,讓學生明確分母一致或不同時的運算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最后教師就可以對多種運算規律進行闡述,并針對一些分母計算的變式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算規律,能夠有效解決各種分數運算問題。
(三)改善教學環境
小學生的學習狀態極易遭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其有效進行數學學習極為不利,所以教師在對學情教學法進行應用時,必須針對小學生的心理情況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基于學情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學情改善教學環境,讓學生處于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防治課堂過于枯燥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特性時,教師可以問:“同學們知道我們生活中哪些事物是三角形嗎?”學生說出了三角形積木、屋頂等答案,教師問:“那么同學們知道這些事物設置成三角形的原因嗎?”很多學生都在互相討論,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三角形模型,然后引導學生學生探究三角形特性,最終學生回答:“是為了保持穩定。”這樣的教學氛圍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教學質量,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重大意義。
結語
根據小學生自身的特性,其不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的學情,將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析,有效應用學情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水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志平,劉美鳳,呂巾嬌,等.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的十大誤區[J].中國電化教育,2010(9):96-98.
[2]吳立寶,李娜.天津市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8):83-85.
[3]翟春艷.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根據學情開展教學[J].新課程·下旬,2014(7):1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