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質量直接決定學校教學質量,高效課堂的構建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本文從課堂導入、問題引導、合作探究、多媒體應用及思維導入構建五個方面闡述了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期望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 高中生物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導入方式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質量直接決定學校教學質量。如何以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高的教學效率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以《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為例,筆者談談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導入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是一門藝術,是渲染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創設教學情境,深化主題的關鍵。導入的方法沒有定式,新課可以聯系生活導入,可以由某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導入。本節課借助現代多媒體把白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通過flash動畫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觀察整個過程中生物膜所起的作用,啟發學生思考“生物膜的結構”,把學生思維自然引入新知識的學習中,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增強教學效果。
二、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提問是通過和學生相互交談進行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行為,在教學中被廣泛使用。通過提出有探索性、啟發性、針對性的問題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注意、理解、思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動下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從而解決問題。
本節課圍繞“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脂質是以什么方式排列呢?”“蛋白質是以什么方式排列呢?”“生物膜具有什么樣的結構?”四個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問題展開,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進入如饑似渴的求知狀態,這樣學生的探究欲望會非常強烈。教師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思路進行探索,不僅可以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思考和分析獲得知識,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課堂高效有序地進行下去,而且可以拓展學生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思考、分析能力。
三、運用探究法開展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探究教學式教學能夠開發學生創新思維和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在理論課堂中,可以結合多媒體、動畫、圖片等進行探究式教學。本節課中上述四個問題為主線,結合多媒體課件,啟發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磷脂的排列方式、蛋白質的排列方式。學生查閱資料、小組討論、思考分析,自己否定“三明治結構”和“靜態統一結構”,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終得出正確結論。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獲取知識,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其學習效率。
四、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質量
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讓原本有些抽象、枯燥、雖然教師盡力講解但學生仍難以理解的知識可以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本節課中將“流動鑲嵌模型”運用動畫模擬方式展示給學生,對學生形成立體化刺激,加深高中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有效突破重難點,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利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生物各章節各部分知識點較多,學生對各部分知識的前后邏輯關系沒有綜合理解,很難形成知識整體框架,比較容易遺忘。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使學生對已獲得的生物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經判斷、分析、推理、歸納等能夠清晰地理清關聯知識的邏輯關系,構建成知識完整、脈絡清晰的整體框架,且內容全面,重點突出;關鍵詞之間容易產生清晰合適的聯想,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知識。在做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會有新啟發,引起新思考,這不僅鼓勵和刺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提高學生探究新事物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本節課中可以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及時復習本節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高效課堂的構建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它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教學實踐模式、一種價值追求。它一方面要求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最多,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諸多方面也受益頗多。因此教師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發展,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努力改變教學方式,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丁雪芬,吳壽生.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0(5):15-03.
[2]黎永紅.打造優質高效課堂提高生物學習效率[J].中學生物教學,2010(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