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倩

摘 要:概念教學是高中生物學習的基礎,也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強化概念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水平,打好生物學習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本文結合高中生物教學的相關經驗,對如何做好生物概念教學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以供高中生物教師參考。
關鍵詞:概念教學;生物教學;高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04-02
高中生物教學中涉及到大量的概念知識,它也是高中生物教學的基礎內容。在傳統的概念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對生物概念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教學手段也相對單一,過多的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生物概念難以形成深刻透徹的理解,進而影響下一步的生物知識學習。本文結合高中生物教學的相關經驗,對如何提高生物概念教學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關于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概述
作為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所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征。在任何學科的教學中基本都涉及到概念教學,而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之所以存在問題,一方面是概念本身抽象性較強,學生的身心發展及認知水平存在差異;另一方面,教師對概念教學長期存在忽視問題,對概念教學的認識程度不夠,概念教學的手段和方法都較為單一,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使學生對概念有深入的理解,這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生物學習的發展。因此概念教學對于高中生物教學意義重大,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優化生物概念教學策略。
二、優化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策略
1、將概念聯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人對事物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是從具體的逐漸轉為抽象的,對于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來講,同樣是從具體中抽象而來的,所以在概念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聯系實際,盡可能與學生的年齡和特征相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同化作用”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這樣開展教學:“我們知道,馬和羊都為素食動物,雖然吃的同樣都是草,但馬長的是馬肉,而羊長的是羊肉,這就是所謂的同化作用,即生物體將獲得的營養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再例如學習“遺傳與變異”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諺語來引入知識點。通過聯系實踐來引入概念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2、利用直觀感性元素將抽象概念具體化。概念不僅是事物的本質,也是抽象的概括,但究其根本是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必須要與生活相聯系,運用具體的實例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的概念。
在生物的教材中配套了很多模型,通過這些模型能夠將生物的結構、形態都比較清晰的呈現出來,所以教師要積極發揮出模型的作用,加強直觀教學。例如在學習“DNA結構”等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模型來引導學生觀察結構模型;在學習“食物鏈”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畫出“草、兔、鷹”的圖解來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圖式教學法來對概念進行講解和分析,例如在學習“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示來對二者進行分析,有效的將概念呈現出來,提高了學生的掌握程度。
3、優化課堂教學中的概念導入過程。當前學生對生物概念的學習普遍興趣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手段單一,缺乏興趣引導,致使概念教學枯燥乏味等問題。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學導入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概念教學中,教師應該優化概念導入過程,激發學生的概念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以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在概念教學過程中,利用諺語或巧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引入生物概念,將生物概念自然而然的帶入到課堂之中,激發對知識的渴望,避免教學導入過于突兀或直接灌輸。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來對遺傳現象做出宏觀的解釋,從而進行概念導入。
4、利用比較法避免概念間的混淆。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對單個的概念能夠把握的很好,但如果出現相似的概念就容易混淆,因此要利用比較法來避免混淆問題的發生,便于學生更好的區分、掌握概念。
例如在學習“異養”和“自養”兩個概念時學生會很容易混淆,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二者進行對比,分析細菌異養與藍藻自養的區別與相似之處,以此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再例如“種群密度”和“豐富度”也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分別對二者的概念進行比較,所謂種群密度就是種群在單位面積中的個體數,反應的是種群中的個體數量;而后者是指生物群落中物種的總數目,反應的是群落中有多少種生物。通過比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區分概念,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記憶。
5、抓住概念間的聯系,建立概念體系。高中生物里的概念內容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與概念之間存在著很強的聯系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立概念間的聯系,形成完善的概念體系,強化知識內容與知識內容間的貫通,一方面可以提高概念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嚴謹完善的知識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在概念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教師可以依舊拓新,強化內在聯系,也可以利用概念圖示,直觀的展現概念聯系。
例如,在進行“神經調節”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時,教師為了強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就采用了概念教學中常用的概念圖手段,將概念內容與概念體系完整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建立了生物知識的概念框架,從整體的高度把握知識內容,強化知識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概念圖如下所示)。
綜上所述,只有當學生深入透徹的掌握了生物基本概念后,才能更為系統的進行生物學習,形成更高水平的思維發展和能力提升。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提高對概念教學的重視程度,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打好基礎,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優化概念教學的手段與模式,最終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的發展邁向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 劉勝英.關于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學方法探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10:203.
[2] 李邵姝.對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