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普瓊
摘 要:在新課改下,提高小學數學的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小學生的數學閱讀是指圍繞數學問題或相關材料,以數學思維為基礎和紐帶,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理解、獲取知識和感受數學文化的學習活動。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數學課程目標得到落實,就必須加強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領會和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提高;小學數學;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28-01
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語言――描述科學的語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龍菲爾德說:“數學不過是語言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新課改中,數學閱讀是學生個體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數學材料建構數學意義和方法的學習活動,使學生主動獲取信息、汲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的重要途徑。那么,該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發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的學習內在動力,良好的興趣能夠引導他們進行有效的學習以及智力的開發。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一是要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數學教材的內容不會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也不會變,但是我們可以變化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掌握教材內容。一方面教師不僅要研究學生的心理,也要了解什么才能夠使學生感興趣,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多學習一些語言閱讀訓練的方法,也可以適當地引用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貼合實際生活的情景設置,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發揮想象,理解題目,還可以夠根據生活經驗找到閱讀的重點,理解例題的解題思路。適當難度的情景問題的設置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原有知識相矛盾的現象,設置懸念;或是提供幾個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方法,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繼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創設數學閱讀情境,提高數學閱讀質量
由于閱讀需要品質。因此我們應該要思考,如何做才能追求更高品質的數學閱讀。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閱讀,既可以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潛力,所以教師要善于創設數學閱讀情境。小學生以形象型的思維為主。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創設現實生活情境,讓閱讀材料的題意、數量之間的關系等在學生眼前復制,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握。例如:安排購物活動和比賽游戲等,讓學生利用常見的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下來,學生通過具體的生活體驗,在閱讀過程中實現經驗認知的遷移,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了基礎,逐步實現閱讀由感性的素材向符號性較強的抽象素材的過渡,豐富了數學閱讀的內涵,提高了數學閱讀的品質,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用好數學閱讀媒介,培養數學閱讀習慣
因為教材既是許多數學專家、學者智慧的結晶,也是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最主要的數學閱讀媒介。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引導學生養成數學閱讀習慣。往往很多學生認為數學不用像語文那樣去閱讀,這樣的觀念一直存在于他們的心中,導致他們對數學閱讀的不重視。所以我們要讓他們認識到數學閱讀的必要性。例如:數學課前預習,教師可以精心地去設計思考題,讓學生有疑問,有閱讀需求,并不強求問題的解決,而重在引導學生多分析思考,幫助學生理清教材的脈絡,體會數學閱讀的快樂。又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課本教材,著重理解概念或規則中的關鍵字、疑點、難點和重點等,例:“平均分”“零除外”“同時擴大或縮小”等,讓孩子們體會數學閱讀對于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另外,課外讀物也是學生數學閱讀的重要媒介。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外時間去閱讀數學科普讀物、小學生數學報等有關數學的課外讀物,可以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形成閱讀習慣的基礎上,追求更高層次的閱讀,要求孩子們做好閱讀筆記,定期展開交流會。這樣不僅拓展了閱讀內容,有助于提高閱讀積極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啟動積極的評價方式,調動小學生閱讀積極性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過去那種固定的僵化模式改為答案多樣的彈性模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鼓勵學生,允許多種觀點并存,提倡創新,這樣才能引發學生見仁見智地去解讀文本,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張揚學生的個性,還可以豐富文本的內容。因為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對作品的賞析品評自然也會有獨特的見解。因此,理解感悟沒有嚴格的好壞對錯之別,只有體驗的深度、角度不同罷了。這時,教師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肯定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并加以發展,才能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鼓勵他們大膽地思考,創造性地去閱讀,才能促使他們在不同的層面上共同提高,形成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最終才能形成個性化的閱讀平臺,調動他們閱讀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
總結:教學生愛看書,勤看書,會看書,看懂書就是為了使學生獲得終生學習的本領,這是在未來社會中生存的必備能力。有效的數學閱讀能讓學生感受到有趣的數學,從而成為數學學習新的生長點。數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數學閱讀的教育功能,將數學閱讀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基本環節中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培養學生看書的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讓數學閱讀在我們的課堂上展現魅力,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其培養絕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堅持實踐就必有收獲。
參考文獻:
[1] 吳雪湄 小學數學閱讀教學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0(12).
[2] 羅雙輝 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養成[J].新課程:中,2011(1).
[3] 李興貴.新課程數學閱讀教學新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