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梅
摘 要: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立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的挑戰。信息化教學設計與高職教育的蓬勃興起是分不開的。高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注重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隨著政策的開放和國家高職教育的重視,高職學生的數量不斷提高,而相應的教師和資源明顯跟不上,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就明顯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信息化的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各種可利用的信息資源,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探究。本文以高職課程中的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課程為例,對高職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設計 高職教育 消防聯動控制系統
信息化教學設計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充分調動各種教學資源,實現教學各個環節的優化配置,創設虛擬性的情境,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當中學習自主探究,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信息化的教學設計中扮演促進者、引導者、幫助者角色,這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當中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模式。消防聯動控制系統課程主要是學習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結構、運行方式、主旨功能、工作原理,等等。對于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學習更加注重實踐性,要想對這一課程透徹掌握需要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實地觀察與研究,才能夠了解它的運行規則、結構、工作原理等。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各種有利資源進行情景模擬,有助于教學工作的展開。下面筆者以消防聯動系統課程為例,探討信息化教學設計在課程中的應用。首先,了解一下幾種比較有代表性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模式。
一、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應用模式
(一)教師課堂授課的應用。一般是教師課堂直接授課的教學方式,在高職教育中主要是對理論基礎內容的傳授,這部分內容比較枯燥,學生興趣不大并且傳統的授課方式就是教師課堂講解,硬性灌輸,實踐成果不佳。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師可以在備課時,準備一些新奇的動畫設計和與理論相關的應用知識及實踐操作情境等,還可以在課堂進行過程中在線搜索相關學習資料和問題,與學生一起研究、探討、學習,這樣就使原本乏味枯燥的理論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二)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實驗教學或者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特征。這一部分教學主要是教授學生專業技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這部分教學分為兩大板塊,一個是實驗操作,另一個是實習。在實驗操作中,需要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并得出結論。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和難點,教授直接講解收效甚微,并且實驗規模大,學生眾多,很難面面俱到。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輕松解決這一問題。
(三)教育形式的網絡化走向。教育網路化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更是高職教育的合理走向。教育形式的網絡化主要是指學生可以在學校設立的學習網站上進行學習,這樣可以接觸到更為廣闊的知識信息,對于不懂的問題可以直接在網上和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還可以給教師留言。這樣的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應用改變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主導者、主動者,教師在課堂中處于核心地位。在一些理論性非常強的課堂中,基本都是教師授課,整個課堂變成了教師的演講,而學生只是聽眾。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就像是一個待充電的機器,教師只是在不斷地、機械地給學生充電,學生成了一個個沒有思想和能動性的機械。因此,導致學生的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信息化的教學實踐,徹底改變了這樣的角色定位。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動者,而成為了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與促進者。而學生則在課堂處于核心地位,學生在多媒體課堂的情境下,可以自發探討問題,解決問題,與同學合作交流、協作學習,在問題解決中,在情境中學到知識。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求的是學生與教師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通力合作,交流互鑒。這樣教師由傳統教育模式下的主動者變成引領者,學生從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被動者成了主動者,實現了角色轉變。
三、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應用原則
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也應該注意以下基本原則。
(一)主體性和服務性的原則。信息化教學設計固然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的,但是在信息化過程中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在教學中的“以人為本”就是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的原則展開教學。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要符合教學實際,要適合學生的接受,要符合教師教學需求,應當本著“服務”的理念運用。在教學實際中的多媒體、仿真模擬、計算機、網絡等的運用都要切實滿足學生學和教師教的需要。
(二)有效應用。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要注重效益性,就是要適度、適當。教師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時要注意找到適當的切入點和時機,不可濫用;同時,在運用時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階段進行,不可以無所顧忌。我國的高職教育規模大,學生眾多,師資力量都相對短缺,因此,在利用時要十分注重效益性。
(三)創造性的應用。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要突出新穎性、靈活性,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目的;學生在學習時也要根據有效的學習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創造性不僅要求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本身的發展創新,更要求學生自身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四、高職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在消防聯動控制系統課程中的應用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課堂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但是如果是單純的理論灌輸就會顯得枯燥無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運行動畫、理論知識的動態框架、模擬真實情景等,可以幫助學生想象和聯想,理解消防聯動系統的運行原理等抽象的理論知識。
(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并注重實踐操作。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大顯身手,而且可以在實驗學習階段幫助學生學習。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模擬真實的實驗操作、播放相關操作視頻及其他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可以幫助學生對實驗操作有進一步認識,對實驗進行中的注意事項、關鍵點有更為明確的認識,提高實驗成功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對實驗操作產生極大興趣,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五、結語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現代教育的大勢所趨和必然選擇。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更重要,它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遲玉娟.探究高職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以消防聯動控制系統課程為例[J].職業,2015(08).
[2]鄭丹青.數據庫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6).
[3]孟林強.信息化手段下高職《經濟法應用》這門課程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青年與社會,2011(20).
[4]張玲麗.高職《現代交換技術》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信息通信,2013(04).
[5]蘇小惠.探究高職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