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麗
湖北省荊門市中醫院產科,湖北 荊門 448000
?
臨床護理
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在產后44例中的應用
葛麗
湖北省荊門市中醫院產科,湖北荊門448000
【摘要】目的:觀察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在產婦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8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44例)與對照組(44例)進行不同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對比兩組產婦治療效果及護理依從性,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并采取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實驗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婦產后給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可明顯提升護理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治療及護理依從性,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產后護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預;依從性
產婦產后多存在心理、生理等多重變化,情緒波動較大,長期處于心理應激狀態。有研究表明,產后產婦焦慮、抑郁發病率明顯上升,過度的緊張、焦慮、抑郁、不安等情緒對產婦身體影響較大,同時也不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1]。隨著護理模式的改進革新,整個醫學體系有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對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2]。給予產婦良好的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可很好地提升護理水平,改善產婦心理狀態。產婦產后護理工作一直是產科的關注重點,筆者選取44例產婦進行系統化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婦產科收治的8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4例。對照組年齡23~41歲,平均年齡(30.6±3.4)歲,孕周37.5~42周,平均孕周(39.4±0.9)周,初產婦29例,經產婦15例;實驗組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30.8±3.2)歲,孕周37.3~42周,平均孕周(39.7±0.5)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產后護理,護理人員關注產后身體情況,監測生命體征,叮囑產婦產后注意事項,確保產婦安全。實驗組產婦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進行系統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具體如下:產婦分娩后身體十分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多存在過度緊張、擔憂、焦慮、抑郁及彷徨等負面情緒,這時,護士長可組織所有護理人員進行會議商討,選擇合適的護理人員與產婦耐心進行溝通交流,并鼓勵產婦勇于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幫助其梳理情緒、排解憂愁,使得產婦保持良好心態。此外,還可通過表情、行為及暗示等方法及心理技術法去直接影響和改變產婦不正確的情感障礙、認知活動,還可播放舒緩、輕柔的音樂,以減輕產婦緊張、壓抑情緒。護理人員在與產婦交流過程中對產婦進行健康知識講解,使產婦了解自身情況,并告知產婦產后注意事項,不僅可改善產婦心理狀態,還可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還可向產婦及其家屬發放健康手冊,開展健康講座等強化產婦健康知識,以提升產婦依從性,提升護理水平。產婦出院后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通過電話、上門隨訪及網絡平臺等方式,詳細叮囑產婦產后注意事項,指導產婦正確喂養嬰兒,并注意產后飲食,為保持充足營養,可將人參、阿膠及鹿茸等滋補藥入食,指導產婦進行適當鍛煉,以促進康復。對產婦實施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以改善產婦焦慮、抑郁癥狀,使得產婦掌握更多產后健康知識。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觀察對比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后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評估采取本院自制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患者配合醫生診治、查房,服藥依從性等,總分為100分,評分80分以上表示患者依從性良好。患者滿意度調查也由本院自制,調查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態度、品格、性格、儀容儀表及專業技術等方面,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并采取焦慮自評量表[3]和抑郁自評量表[4]評估產婦心理狀態,SAS量表評分采取四級評分法,評分分界值為50分,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SDS量表評分與SAS評分大致相近,評分越高證實患者抑郁程度越嚴重,評分分界值為53分,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53~62為輕度抑郁。

2結果
2.1兩組護理干預后治護依從性及護理總滿意率對比,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后治護依從性及護理滿意程度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SAS、SDS評分均明顯改善,但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組別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 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4445.3±2.332.4±4.155.8±3.836.8±4.1實驗組4445.5±2.128.5±0.8*55.9±3.729.3±1.1*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良好的護理干預是確保產婦產后身心健康及嬰兒健康生長的關鍵,產婦分娩后由于身體、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多存在焦慮、抑郁情緒,應對產婦進行良好的心理干預,多與產婦溝通交流,以舒緩其內心負面情緒,提升產婦治療效果及護理依從性。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只有讓產婦了解產后相關的健康知識,才能讓產婦心理安穩[5]。同時,經由護理人員那兒獲取的健康教育知識來正確度過產褥期,更快投入到正常生活及工作中[6]。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產婦產后給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可明顯提升護理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治療效果及護理依從性,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邵海珍.健康教育對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77-78.
[2]馬娟麗,施雪群.心理護理和產前宣教對產婦分娩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61-62.
[3]陶萍,張連霞,劉恩璽,等.對產婦產前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干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7):332-333.
[4]朱宏蛟.產前強化健康教育在改善剖宮產產婦產后心理狀態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09(6):98-100.
[5]朱燕.產婦產后抑郁的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J].中國傷殘醫學,2015,07(14):206-207.
[6]戎惠娟,劉杰,許艷蕾,等.孕期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活躍期[J].河北醫藥,2013,35(16):2528-2529.
(收稿日期:2015.11.29)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3-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