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應麗 馬占才 孫福英
1.青海省第三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7;2.青海省海東市人民醫院,青海 海東 810600
?
衛生管理
青海地區精神病患者合并傳染性疾病現狀的調查分析
郭應麗1馬占才2孫福英1
1.青海省第三人民醫院,青海西寧810007;2.青海省海東市人民醫院,青海海東810600
【摘要】目的:調查青海地區精神病患者合并傳染性疾病的基本情況,為精神病患者傳染病的防范提供依據。方法:對我院收治的合并有傳染性疾病的精神病患者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我院共收治合并有傳染性疾病的精神病患者456例,其中病毒性肝炎占84.4%,梅毒12.1%,肺結核3.3%,水痘0.2%。以農牧區藏、漢族較多。結論:精神病患者合并傳染病感染率較高,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做好入院篩查、積極預防和有效管理,減少傳染病傳播,提高醫護人員職業安全防范意識,加強自身防護。
【關鍵詞】精神疾病;合并傳染性疾病;調查分析
精神病患者的病程時間較長,長期慢性消耗導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易感性增高,常易發生傳染性疾病。研究對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篩查,對發現的合并傳染性疾病的病歷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現報道如下 。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 1月至2014 年l2月收治的5575例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發現合并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456例。其中,男286例(62.8%),女性170例(37.2%);年齡15~72歲,平均年齡(34.07±9.92)歲,年齡<45歲340例(74.5%),≥45<59歲103例(22.6%),≥60歲13例(2.8%)。居住城市173例,農村162例,牧區121例;漢族283例,藏族140例,回族33例。見表1。農民141例 (31.0%),自由職業或無業127例(27.9%),牧民89例(19.5%),工人48例(10.5%),干部38例 (8.3%),學生13例 (2.9%)。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傳染性疾病分布合并有傳染性疾病的病人456例,包括有病毒性肝炎385例(84.4%,乙肝341例、丙肝41例、甲肝3例),梅毒55例(12.1%),肺結核15例(3.3%),水痘 1例(0.2%)。見表1。

表1 精神病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構成
由表1可見, 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合并傳染性疾病,藏族感染率最高,高于其他民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傳染性疾病的發病情況我院精神病合并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為8.2%,明顯高于報道的2.3%[1],其中病毒性肝炎占84.4%,發病率6.9%,尤其乙肝占到總數的47.8%,發病率達6.1%。合并傳染性疾病發病率高主要由于乙肝發病率高引起(占病毒性肝炎88.6%)。傳染病報告中,乙肝按HBsAg(+)即作為乙肝上報,數據中“乙肝”應為HBsAg陽性率,多數患者并非乙型肝炎疾病狀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青海省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標化)接近9.75%[2],導致了結果中乙肝發病率虛高。
青海系梅毒高發地區,2013年梅毒報告發病率中青海省發病率55.10/10萬[3]。孫玉蘭等報道2006~2010年青海省梅毒年平均發病率18.93/10萬,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梅毒報告病例數占傳染病總數和性病總數的比重逐年上升,與2006年相比,2010年發病率上升257.09%,年平均增長27.45%[4]。另外,黃南州、海南州等少數民族居住區發病率明顯高于以漢族為主的西寧和海東。肺結核15例(3.3%)發病率0.27%,發病率較低[1,5]。
3.2精神病合并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分析
3.2.1社會環境因素精神疾病一直以來被社會忽視,精神病患者也受到社會的冷落。且大多患者沒有固定收入、生活不穩定、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相應的照顧與管理,形成不良的衛生習慣,營養得不到保障,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極易發生營養不良,從而加劇其自身抵抗力受損,容易感染傳染病和其他疾病,甚至有吸毒與亂性(或性侵)行為而感染肝炎或梅毒[1]。
3.2.2精神疾病因素精神疾病屬于慢性病,需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而此類藥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易使其抵抗力降低。另外,精神疾病的慢性消耗,也使其抵抗力降低,易感性增高。
3.2.3居住環境的影響精神病患者大多居住空間狹小,甚至被鎖閉在狹小空間里;患者流浪在外乞討、居無定所、處于無人監管狀態,易使其抵抗力降低,易感性增高。
3.3防治管理措施
3.3.1對醫務人員普及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對精神病合并傳染性疾病的認識,積極培訓、學習相關知識,對于精神病合并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積極地的處理。
3.3.2加強門診把關和入院篩查工作門診首診醫師把關,應詳細詢問病史,對有野游史、長期流浪在外的患者,做好常規傳染病篩查工作,以便對篩查出的合并傳染病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隔離防范措施。
3.3.3加強病人、病房管理根據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做好患者、病房的日常管理工作,采取相應的隔離管理措施。醫務人員接觸患者血液及體液時應戴手套。對吸毒者進行心理咨詢和安全教育,杜絕共用針頭和注射器,勸其戒毒。嚴禁患者共用剃須刀、理發剪及牙具等減少潛在的經血傳播方式,剃須刀、理發等用具應嚴格消毒。對有性亂史者應定期檢查,加強管理。建議精神病患者中HBV、HCV、HP感染者在性交時使用安全套。對患者、陪伴家屬與探視人員做好傳染性疾病衛生知識宣教。
參考文獻
[1] 李梅花,謝光平.住院精神病病人合并傳染性疾病現狀的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6):96-97.
[2] 車騮強.青海省少數民族獻血者HBV、HCV、TP感染狀況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2):159-160.
[3] 龔向東,岳曉麗,滕菲,等.2000-2013年中國梅毒流行特征與趨勢分析[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4,47(5):310-315.
[4] 孫玉蘭,賀鷺,樊明.青海省 2006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1,27(9):811-812.
[5] 龔劭工,劉紅,蘇建寧.對精神病患者感染肺結核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23):2802-2803.
(收稿日期:2015.10.09)
【中圖分類號】R749.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3-0151-01
作者簡介:郭應麗,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