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計具有職業特征的實驗實訓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和完成,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這是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文章以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專業的文化產品慈善拍賣會實訓為例,闡述了旨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實驗實訓項目的實施、考評的操作路徑。
關鍵詞:職業能力培養;實驗實訓項目;實施;考評
注:本文系2013年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教研教改課題“高職院校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研究”(課題編號:13JY15)階段研究成果。
高職教育要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作為核心理念,通過實驗實訓項目的實施來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從2010年開始,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專業(以下簡稱“文管專業”)試行文化產品慈善拍賣會實訓項目,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學生的專業實踐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明顯提升,拍賣所得款項惠及湖南晨光福利院近百名傷殘、孤獨兒童,已與湖南省有福品牌湘繡公司、湖南省麻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圳妙可芳香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初步形成我院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實驗實訓項目品牌,在社會各界具有一定影響力。下面具體闡述一下該項目的實施情況。
1 基于職業過程的實驗實訓項目的實施
(一)實訓項目方案設計
按照專業能力要求和企業單位組織架構實際,以專業為單位組建文化活動策劃公司。公司設置拍品招商部、宣傳推廣部、現場執行部、禮儀表演部、安保部、后期維護部等六個職能部門,其中拍品招商部負責聯系、收集和整理拍品,廣告贊助和招商,宣傳推廣部負責制定活動策劃方案和宣傳推廣方案以及活動前期和現場的宣傳,現場執行部負責拍賣會現場的組織、執行、調度和管理,禮儀表演部負責活動現場的接待、禮儀和助興表演環節,安保部負責拍品的儲存和現場秩序維護,后期維護部負責拍賣會影像資料制作、效果反饋和跟蹤調查。各部門按工作崗位確定人員數量、職責,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既確保拍賣會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又確保每位學生得到實踐職業能力的鍛煉機會。
(二)實訓項目具體實施
第一,實訓時間的安排。本實訓項目放在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進行,是因為學生已經學過文化藝術品鑒賞、文化產業管理等專業課程,對文管專業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培養了職業認同感;同時,文化活動策劃、文化市場營銷、文化市場調查與分析等專業核心課正在進行,學生可以邊學邊練,在練中學,學練結合,教師可以及時跟進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
第二,實訓過程的監管。實訓項目能否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素養,主要依賴于學生在實訓過程的投入程度、配合程度和實訓效果。一方面,學院把學生的實訓效果跟學分掛鉤,完成實訓項目就取得專業學分,專業教師則把實訓效果與課程結業成績掛鉤,根據實訓效果劃分不同成績等級;另一方面,建立學生實訓效果自查和互查機制,各部門制定實訓工作進度表,每天召開任務布置會和總結會,按時布置實訓任務,及時反饋任務完成情況,精準掌控實訓項目實施進度,各成員每天制定工作計劃,并撰寫工作總結,形成實訓日志檔案。通過雙管齊下的方式對實訓過程進行監管,確保實訓效果。
第三、專家、企業人員、教師的指導。真實項目的實訓,很有可能會遇到諸多困難和問題,幫助學生克服困難,解決難題,形成正確職業觀,學會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往往比一般的模擬實訓或仿真實訓更有效果。為此,我院文管專業成立了實訓項目指導教師委員會,委員會的指導教師由行業專家、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實訓師和專業教師共同組成,文化產品慈善拍賣會或其他的實訓項目,均按部門分配相關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負責對學生的實訓項目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包括心理疏導、人員協調、資源分配、人脈介紹、技術攻關、風險評估等。
2 基于職業標準的實驗實訓項目的考評
(一)考核評價內容。按照工作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專項能力——單項能力的基本流程①確定考核內容。首先,要特別注重參考行業、企業的職業標準,根據職業過程的單項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來細化評價指標,評估項目實施效果,如文化活動策劃書的規范程度、拍品類型的豐富程度、宣傳海報、橫幅的創意程度、拍賣會現場的有序程度、合作企業、師生的滿意程度等;其次,不僅針對文管專業職業活動所要求的專業技能,更要對學生在實施實訓項目過程中表現出的職業習慣、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精神狀態等內容進行考核評價。
(二)考核評價標準。參照文化活動策劃員的國家職業資格技能標準和相關行業、企業的工作標準制定文化產品慈善拍賣會實訓評價標準。這里有兩點要注意。一是要細化和量化評價標準的評價指標,確保可以涵蓋該實訓項目的各個環節和職業工作內容,并且是方便采集到的統計數據;二是以分值和加權的形式進行統計,劃分等級,在專項能力的權重上要有差異,體現出一定的導向性。
考核評價方式。構建由企業管理者、一線工作人員、行業專家、專業教師、學生按照一定比例構成的評價主體,根據評價標準,對照評價內容,運用現場觀察、實踐操作、作品(方案)展示、小組答辯等不同評價方式,將指導教師評價、專業教師評價、合作企業評價、參會師生評價、實訓小組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公正客觀評判學生慈善拍賣會實訓項目的實施效果,并賦予相應的分值,評定等級。
參考文獻
[1]肖俊,論高職學生職業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102-103.
作者簡介
肖俊(1980-),男,湖南衡山人,講師,碩士,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