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順南
【摘要】數學課程是提高學生的邏輯意識的重要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進,從而使得數學教學效率不斷提升。本文對新課程理念下數學課程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 教學創新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41-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在教育過程中實施創新教育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在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理念和模式對數學的教學質量有很大影響。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數學課程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門課程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課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要不斷創新,對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從而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水平。在新課程理念下,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使得學生在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加強實踐練習,對各種數學問題進行解決,并且應用在生活中,為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奠定基礎。
一、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
長期以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都比較傳統老舊,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重視程度更高,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不斷地更新傳統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進行現代化教學。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要定期對數學教師進行相應的教育,宣傳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知識和理念,從而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實時地對各種問題進行解決,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二、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學生的興趣愛好對于他的學習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傳統的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根據教材大綱對各種內容進行填鴨式的講解,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模式使得學生的主動性不高,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暢。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應該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相應的情境,利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新媒體等加強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設置,將學生引入到相應的數學環境中,比如一些有趣的圖片、視頻等,都可以作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素材,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數學幾何對稱問題的講解,可以找到生活中一些對稱的建筑物作為教學的素材,也可以利用折疊紙張的方法,讓學生對對稱關系有更直觀的體會和理解。
三、加強小組教學法的應用
小組合作教學管理模式的根本是以人為本,即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力量,學生可以組成一定的團體對各種問題進行探究學習。為了實現小組合作教學,一個重要的基礎是要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使得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都得到鍛煉,能夠在小組內發揮出積極性和自主性。一般分組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個性特征有所了解,能夠做到科學的分組,使得小組內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鍛煉。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之間的合作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活動,另一個是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要對傳統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改變。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擔任了重要的引導角色。比如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相關的數學知識問題問答、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數學知識競賽等,都是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每一次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機會,提升教學效率。
四、提高教師的能力素養
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力量,只有雙方配合良好,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也應該要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進行提升,要培養教師結合實際進行教學的能力,用身邊常見的現象來解釋各種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從而加深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結合信息時代的教學特征,加強對各種新媒體的認識,學習新媒體的使用方法,在課堂上使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教學。同時還可以借助各種媒介平臺加強與其他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就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經驗進行分享,將自己對數學教學的看法講出來,暢所欲言,不同的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對自己的教學問題進行反思,累積更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形成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可以加強對新課程理念的應用,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加強交流與合作,加強自主學習,促進數學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雷劍平.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教師版,2011(09)
[2]杜春彥,柴春紅.數學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5)
[3]梁永年.關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探究[J].赤子旬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