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世梅
[摘 要]本文對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學模式的改變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影響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及深刻的分析與反思,結合自己對 “211”三案引學模式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的具體做法和對策。
[關鍵詞]高效;自主;模式;預案;教案;練案
教育教學改革,不單單是我們教師認識到教材有所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教師思想上的轉變,在最初幾年的教學改革實踐,我覺得我們不少老師包括我仍然是“穿著新鞋走著老路”,并不能把新課改的理念貫穿于教學中。這就使得我們很多老師抱怨高中數學課程難了,內容太多了,講也講不完呀。內容確實增多了不少。但我們若仍然理解的或者說更多意義上看重的是教師的“講”,而沒有從理念上轉變為學生的“學”是至關重要的。若不改變教法及教學模式的話,那么我們的教學可想而知。
“211三案”引學模式為我們課改后的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這樣的教學模式符合數學新課改理念,運用這種模式可以達到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目標。下面就高中數學學科在“211”三案引學模式中的實踐及我過去在2009年總結的《自主高效數學教學法》(此文2010年發表2013年被收錄于豆丁網書庫)的做法簡單談談。
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預習學案”簡稱預案,這是“211”三案引學的第一案。也是學生課前自主預習過程,通過教師的預案設計引導學生預習了解有關基礎的概念、公理、定理,了解新知在整個知識體系的地位和作用。對于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動手實踐的能力。還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快速捕捉到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難題。使學生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識。
這一過程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階段,每節新課學生必須在教師上課前做好預習。預習要求:(1)將自己在預習中認為的重點和難點標明。(2)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和抽象的概念或定理標明。(3)對定理及推論的證明過程認真研究,尋求是否有別的證明方法。可與自己小組內的學生討論(以前后座4人一組)(4)獨立完成課后習題,檢驗自己自學效果。(5)檢查反饋。首先,由兩名科代表監督,畢竟他們更深入了解班級學生情況。(多年的從教中我都會選擇兩名課代表,因為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需要學生自己完成的學習內容較多。在監督、檢查方面離不開課代表的配合。這樣不光能減輕課代表的負擔,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在平時工作中交流、探討新的監督、檢查策略。)在上課前檢查預習要求的內容,每人負責兩組。
先學后教最大的好處還在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學預習“以學定教”。在教學 “預案”的設計中,我們主要注重涵蓋教材的基礎知識,同時適當再增添一些教輔資料上的內容。另外,注意分層次設計,允許學生根據自身學情進行選擇,從而體現分層次教學。
二、探究討論、精講點撥
本階段是在學生產生新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及時調整自己的教案預設,預習后教學有了“定向”,教師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課堂教學中就能真正實現精講點撥,難點突破。然后進一步開展學生思維活動,引導學生討論解決數學問題,對重點知識進行有目的訓練(練案設計要精心),目的是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完整,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這一過程教學實踐中,體現“211”這一環節分三步推進,10分鐘精講,10分鐘討論,20分鐘練習。
首先,教師必須對本節課重點、難點進行詮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精講仍然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有很多抽象的知識教師必須給予引導,但值得注意的是,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與個體學習過程。教師要根據高中課程的理念和目標,將課本重點突出,不能讓學生的學習偏離軌道;難點分散。將學生在預習環節中遇到的難點給予方法與技巧指導。
其次,教師對重點內容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學生可以盡情的對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可能他們的觀點不同,生去探究討論,最后師生共同總結規律方法。
最后,練案的應用----典型題的選擇。當堂訓練”是我們“211”三案引學在教學中的制勝法寶。這是對前兩個環節進行的效果鞏固和檢驗,因為大家都知道新課程追求學生主動、愉快學習的同時基不能忽視雙基。通過訓練可以消化理解并鞏固所學的新知識;通過訓練可以提高學生解題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通過訓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日久天長學生的應考答題素質豈能不高?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學生要精練。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選題上特別慎重。對于練案的設計編寫,要注重兩點:一是抓住考點精選題目。或利用學生現有資料、習題或自己另外再查找資料搜集篩選題目,力求題目的設計既符合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能力又能體現高考考點要求。二是有選擇分層次布置作業。選題的原則是,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等特點。例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練習題。另外,要慎重處理課后練習題。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已將課后習題進行了預習測驗,學生的解答多數是就題論題。怎么問怎么答。但課后習題多以加強定義、定理、公式及法則的引用為主。看似考查知識點單一,實際不然。因為定義、定理、公式及法則的考查不僅考查其原命題,而且對其逆命題的考查也很重要。為了充分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對課后題的逆向思維訓練。
三、課后自主總結過程
就數學而言,這一環節也很重要。它直接決定學生對前兩個環節的鞏固效果。這一環節需要每位學生準備一個較厚的典型題集題本。將每節課的重點及典型題歸納總結。它不僅能高效的梳理所學知識,還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總結概括能力。這一過程離不開有力的監督。具體檢查方法是,每周檢查一次,將學生的典型集題本收起來,由課代表和教師共同檢查,檢查結果分三個等級為:優、良、差。拿差等級的學生,教師一定要找其談話,查明原因,讓其彌補不足,迎頭趕上。
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實踐中我們也遇到諸多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改善,不過,我相信:只要遵照教育規律,認真領會“211三案引學模式”的精神,我們的教學就會越來越高效,越來越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