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騰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層次實用型人才需求更加急迫。為了滿足市場經濟對這類人才的需求,各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生源參差不齊,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與挑戰。高職院校班主任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管理者與培養者,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高職教育中班主任管理的方法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職教育;班級;班主任;管理
一、高職院校學生特點
作為職業院校的一線教師,我們應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學生,為其發展做以指導和幫助。如今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都是 80 后和 90 后,有自己獨特的思想,但作為高職生,認為自己高考成績不理想上了高職,學歷水平不夠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對生活前途缺少遠大目標和希望。部分學生,受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思想品德、認識水平等方面發展滯后,辯別和控制能力偏弱,往往表現出精神空虛、道德水準下降、自由散漫,易走極端,常常違章犯紀。有些學生產生混文憑的消極思想,對學習采取應付態度,以上這些表現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班主任的責任和負擔。但是作為老師,我們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任由他們不良發展,作為他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導者,我們應該積極引導他們,樹立信心,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同時我們也感受到隨著國家對高職教育的不斷重視,社會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大,高職學生的前景也被普遍看好。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必須在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后,有目的性地開展學生工作,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二、高職教育中班主任管理的具體實施
(一)堅持思想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
高職教育對于學生成人成才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高職階段的學習與教育: 使學生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得到專業性總結和革命性提升:并且通過學科專業的定向:成為一個完整的、成熟的、能夠獨立自主地從事活動的主體。因此,班主任要把對學生的理想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高職學習計劃,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由于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是按照崗位、職業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為核心: 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旨來構建的”,班主任應通過講座、談話等形式,使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以及所學專業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實現學習方法的轉變,提高學習效率,指導學生應該如何更好地掌握重點知識,如何利用圖書館查閱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組織學生之間展開學習交流會,使他們能取長補短,盡快掌握自學方法,更好地適應高職的學習生活"在學生進校開始就要對其灌輸就業意識,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有關就業的法規政策、提高學生與人溝通和“推銷自己”的技巧,全面培養學生自強不息、誠實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某種程度上,身教勝于言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少說空話,多做實事。否則,學生就會在心理上不服你。注重言語風范,加強人格修養,廉潔從教,嚴于律己,勇于奉獻。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都要主動、自主、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班主任是學生思想進步的導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學生的良好道德的“養成”,要靠班主任的言行來感染,學生的遠大理想,也要靠班主任的堅定信念來啟迪。
(三)在班級管理中實施“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的理念要求在班級管理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發揮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這種觀念的管理核心就是把班級的管理權還給學生,發揮其主人翁意識, 讓學生自己決策班級事務, 而班主任只是提供必要的參考意見。因此首先得建立一套能為絕大多數學生所認同, 合適本班級管理的制度和體系。班集體作為一種組織形式, 不是簡單的個人相加, 而是需要有一定的班級目標和班級框架。班級目標要和整個時代的發展相適應, 要和學校發展目標相適應, 更要照顧學生個體的發展要求。但它又不同于學校目標和學生個人目標。班級目標要在學生中充分討論, 達成共識, 成為班級的一面旗幟, 讓學生有歸屬感、有凝聚力。班級組織框架即班干部隊伍, 是高職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班干部必須是“競選”產生, 群眾基礎良好。班主任既要充分信任他們,又要給予必要的指導, 根據他們的能力、愛好、特長分配適當的工作, 并要求他們之間能互相配合, 團結一致。另外也要定期對班委進行學生民主績效考核, 以便能隨時發現問題, 更好地督促班委工作。
(四)關注學生,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
深入到學生中間,和學生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采取班級調查,宿舍走訪等形式, 走進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心理狀況,及時聽取他們心聲,解決他們的難題,提供一些實質的幫助,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安慰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立能力。同時,班主任要關注貧困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生活上的資助,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讓他們能夠安心學習,要想方設法接近他們,了解他們,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另外,班主任也要特別關注所謂的“后進生”,不要以學習成績的好壞去評判學生的好壞,要發掘學生身上的長處并充分發揚光大,讓他自己為之驕傲并樹立信心。
(五)提高教師工作素質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導者,是班級的指揮棒。班主任工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身心發展。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建立班主任學的構想就體現了一種學科自覺。班主任工作不僅要借助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和文化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而且還應該有自己的理論支撐和學科建構。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要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較強的政治理論水平,還要有豐富的教學閱歷和經驗,能做好青年學生教育的基本功,有預見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啟發、引導學生。也能對學生所學專業的各門課程有所了解,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同時,班主任工作要具備專業化。專業化是班主任工作的發展趨向。專業化既是一種靜態的標準體系,也是一個動態的達成過程;既要歸納、梳理、提升班主任工作歷史經驗,覓得并繼承某種規律性、共通性的特質和準則,更要適應現實和未來,以創新的理念、內容、技藝開展工作,在促進班主任個體專業成長的基礎上實現班主任職業的專業化發展。
總之,對于學生的成長,我們只能循循善誘,耐心培養,而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與此同時,班主任也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學習,用愛心呵護學生,關注全體學生,力求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