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耘藝+張忠慧
摘 要:在本文中,筆者將針對于我國企業目前的內部管理活動的實際開展水平,從其不足之處出發,做到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建設內容的控制與發展,繼而做到對相關問題的處理。最終,實現我國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動我國企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企業內部管理;會計計算;內部控制
一、企業內部控制基本概念及目標
1.企業內部控制基本概念
我國自建國之初,便已經制定了相關的管理章程來作為協調舉措,促使會計師行業的審計工作能夠按照此標準來對內部控制活動落實到位。就企業內部控制的自身含義來說,其指的是企業為了更好地保護所擁有的資產,提高會計處理信息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做到經營效率的提高,會讓管理部門的各項政策得以發揮其價值所在,將各項組織計劃的內容與實際措施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
結合實際情況來說,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需要管理者將企業的社會主義建設內容按照法律法規要求一一處理。確保經濟建設內容能夠在資產財務的安全穩定性上提高安全度與穩定度。進而做到對財務問題的信息搜集處理,最終,實現對安全系數與發展潛力的提高,做到對生產經營任務的相關要素的約束與完善。
2.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
(1)加強對企業財務內容的認識與利用,提高其完整度與安全性;
(2)積極搜集企業財務內容所需的相關信息內容,保障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3)在不影響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的投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獲得;
(4)采取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政策,做到對不必要損失的有效規避;
(5)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企業的各項業務內容能夠穩定開展,取得可喜成績。
二、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尚未引起企業領導的重視
企業的領導人員、管理人員未能加強對內部控制活動的重視程度,使得諸多控制舉措成為了紙上談兵的擺設,缺乏實用價值,導致了企業的建設效率較低、相關信息處于阻塞狀態,在降低了企業事務處理效率的同時,也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比如,企業內部的控制手段,無法按照相關管理制度落實到位,使得一些管理人員因自身管理水平與工作素質的較低,而給企業本身的人力資源管理造成損失,降低了內部控制活動的科學性與穩定性,使得企業難以在組織機構中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所在,導致企業的內部控制舉措喪失價值。
2.銷售與收款環節的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銷售業務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所以,在對收款環境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能夠真實達到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銷售業務的整體流程包括了:接單、核實、開具發票、運輸商品、做到對營業收入的核實、將現金收益記錄在案等。
3.采購與付款環節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在采購環節與付款環節之中,企業通過對貨幣的使用來完成對所需原材料的購置與自身產品銷售利潤的達成。這是一個付出商品與勞務的過程,也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內容。一些企業因為快速發展,而導致自身存在著一定的發展弊端,比如,缺乏高透明的采購流程,產生了所謂的暗箱操作,造成企業利潤的流失亦或者采購材料的質量下降,使得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較低,也讓企業的采購與付款活動出現問題,造成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無從談起。
4.對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檢查不力
企業內部在使用會計審查制度的時候,其所需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加強內部監督。在我國一些企業因為沒有建立其行之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使得內部審計活動的涉及內容未能有效開展起來,缺乏了應當獲得的重視,促使各部門之間、各員工之間的互相監督工作無法落實到位。所謂的監督內容也僅僅是拘于形式,未能真正意思上地發揮作用。無論內部管理人員的工作、決策實際價值如何,只要能夠獲得簽字就認為是完成監督任務了,導致了大量的企業管理人員借助于公司的便利,來謀求自身的利益,監督作用無法實現,管理工作也就停滯不前,久而久之,企業勢必會面臨更為嚴重的損失。
(2)對外部監督工作的開展。其主要內容指的來自于政府機關的監督與社會的監督。但是,在這樣的監督體系之中,其所取得監督效果還是未能達到預期期望的,這主要是因為不規范的操作行為伴以競爭內容的不正當,使得監督工作所涉及的內容互相交叉,卻又無法發揮出實效,整體價值顯得分散且缺乏實際作用。
5.企業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會計人員作為內部管理控制活動開展關鍵,加強對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活動,使其能夠在科學合理的培訓環境中實現自身的進步與發展,是保障培訓活動能夠發揮出價值的關鍵所在就培訓活動的內容來說,其應當與會計人員的聘用制度、工作制度、考核制度與晉升制度等相結合起來,既要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水平,也要激發會計人員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素質。就目前,我國會計人員的實際情況來說,其整體的素質較低,未能做到對會計財務知識的認識與學習,導致其在現代管理活動中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不能與時代需求相適應,也因計算機技術的不熟練,降低了其工作水平的表現能力。同時,一些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較低,使得其在內部控制管理活動中的認識片面且缺乏長久性,造成了錯誤決策的出現,更有甚者,出現了違法違紀行為,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利益損失。
三、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具體措施
1.完善企業的會計內部控制環境
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營造出一個健康的建設環境,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基礎與關鍵,這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開展控制活動的時候,需要將道德規范的價值充分認識,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拉近基層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距離,促使企業凝聚力可以提高,借助于這樣的發展模式來讓企業員工增強對內部控制舉措的認可度,形成更為穩定、文明的企業文化。
2.設置健全、有層次的組織機構
企業本身應當根據業務內容的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會計機構,聘請具有專業技能的會計人員,并且采用輪班制度來讓氣可以做到對權責的分離,按照這一原則來降低企業會計事務的不穩定影響因素,提供工作的開展效率,避免工作風險的產生。
3.搞好基礎管理工作.建立暢通的信息系統
就企業的會計制度本身內容來看,控制行為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表現,通過對相關信息的記錄,是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關鍵內容,同時,這些信息本身也能對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形式與價值進行表現。因此,各個崗位的員工應當從企業內部的控制管理制度入手,將相關原始信息留根,讓其可以成為憑證,以此來完善信息內容,降低因口頭交流而帶來的工作失誤,促使企業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增強企業的財務運行、處理能力。再者,會計電算化作為時代發展的新型產物,因為,滿足于時代的快速發展需求而被廣泛地運用到會計計算活動中去,為了降低計算機運用風險系數,需要在工作任務開展之前,首先應對計算機的安全性進行檢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信息內容,將信息化技術與現代化科技結合起來,一方面,增強對會計數據的處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讓會計處理問題的風險系數保持在較低水平。
4.加強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會計控制環境的工作內容作為主要的即是對內部財務的審計,因此,需要針對于這一工作的實際開展內容加強監督與控制力度。再者,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實現管理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對企業內部的職位需求、部門職能等內容的審計,來提高自身對企業的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的發展風險系數,保障企業經濟效益的取得。就內部審計內容的具體內容來看,主要包括了:首先,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流程進行了解,以確保各項工作內容能夠發揮出其價值所在;其次,借助于對工作范圍的明確。來確保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得以穩定開展起來;再者,加強對企業員工工作水平的提高,讓企業員工可以將審查工作的開展水平提高與發展;最后,即是引進先進的理論與第三方會計機構來為企業提供更高質量的審計服務。確保審計工作本身能夠符合企業的經營需要,也能讓這樣的制度可以成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發展推進力量。
5.完善外部監督體系
為了幫助企業能夠更好地使用內部會計運行舉措,需要加強企業的外部監督作用,讓監督體系做到面面俱到,規避可能產生的內部控制行為,促使政府機關與社會監督程成效價值得以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相關監管機關應當按照我國《會計法》等內容的介紹,來讓法律內容本身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出來,使其可以擁有較高的權威性,進而約束企業的會計行為。同時,也要借助于對監管力度的加強,來讓企業本身加強對內部控制意識與水平的提高。將沒有建立內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企業的進行懲處與取締,保障懲罰措施能夠得以落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真正意義上地投入到現代化企業建設內容中去。
政府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些工作,應當通過引導的方式,來讓企業可以從內部控制內容與控制機制兩個方面的內容入手,將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與完善,規范企業的行為,防范違法現象的產生,提高引導價值。
6.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會計工作作為一門需要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工作,從業人員想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除了應當具備較高水平的職業道德,也要讓自身能夠熟練地掌握各項專業技能,擁有較強的業務處理水平,做到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程度,借助于對經濟手段與法律內容來將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高效解決。當然,會計人員的誠信表現、職業認可程度、工作水平以及創新能力等作為會計人員的發展需求與表現,其擁有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這些要素的存在也是企業能夠實現不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總的來說,在本文的研究活動中,是為了讓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可以根據目前的建設新形勢,采用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法來對建設問題進行處理,使得企業的內部競爭優勢得以突破。做到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水平的充分提高,保障企業能夠按照制定的經營方針與經營目標來對各項資產業務有效保護,降低財產的流失風險,增強企業的信息管理水平,完善信息內容,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來對經營管理活動的實際開展內容一一落實,讓企業的經營內容與工作計劃可以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楊柳.內部控制對企業過度投資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5.
[2]張魯娜.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是否更有效[D].云南財經大學,2015.
[3]鄒希婧.基于風險管理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4]龔玉榮.淺談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