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香,王智一(.甘肅醫學院,甘肅平涼744000;.武山縣馬力中學,甘肅武山74300)
?
淺談翻轉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制訂
張利香1,王智一2
(1.甘肅醫學院,甘肅平涼744000;2.武山縣馬力中學,甘肅武山741300)
關鍵詞:翻轉課堂;先學后教;教學目標
在2006年,當云計算在美國被提出之后,翻轉學習于2007年在美國開始[1]。在線學習資源的迅速匯聚、協作學習條件的方便快捷,促使翻轉學習(Flipped Learning)的新模式應運而生。在2012年左右,國內有些學校和專家采用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進行實驗,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在很多領域都發生了顛覆性變化。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教師提供以教育教學視頻為主的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對這些學習資源進行學習,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完成作業答疑、學生相互協作探索研究和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2]。有些學者認為教學視頻并不能作為翻轉課堂的核心,對傳統教育教學流程的顛覆[3]以及立足于“以學生為中心”才是翻轉課堂的真正含義。經實踐證明,翻轉課堂的成功一方面取決于學生課前主動學習的態度[4],另一方面取決于教師課前有效地制訂教學目標。
教學是由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組成的一個循環過程。教學目標就是學生通過學習應學會什么,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安排哪些教與學的活動,考慮該如何教才能讓學生學會,最終從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所掌握目標的情況兩個方面進行反饋評價,從而得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傳統教學教師教案中的教學目標普遍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1)學生是迷茫的,也就是說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學習完成之后能做什么,也不明白在學習過程中要參加哪些活動;(2)教師是迷茫的,因為針對教學目標不能有效地安排教師的教學活動,通常教師只是按照教材和大綱指定的內容給學生講一遍。教師教案中的教學目標經常使用的動詞有:知道、掌握、了解、學會等,這些詞語無法測評學生到底學會了沒有,也沒辦法判斷學生如何才能掌握。如: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這句話無法明確教與學的責任人,也無法測評教與學結束后目標是否實現,所以使用傳統教學方法中設計的教學目標是不科學的。而在翻轉課堂中,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如果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就會迷茫,在課堂上也會迷茫,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因此筆者就如何使用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來制訂一個有效的、標準化的翻轉課堂教學目標來進行介紹。
翻轉課堂的課前自主學習是一個目標管理的過程,這個過程通過問題導向的學習任務,化繁為簡,方便學生達到學習目標。問題導向使課前自主學習變得輕松。教師制訂出自主學習任務單(簡稱任務單),因為完成任務單給出的學習任務是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設計學習任務時必須貫徹問題導向原則,即要求學習任務能夠包含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以及對教學重點、難點和其他知識點的分析,并轉化為問題。
布魯姆認為學生的認知過程分為:認知、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6個層面。如何使用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這個工具制訂有效的教學目標呢?下面做一簡述。
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的時候,需要使用行為動詞來描述教學目標。
第一個層面是認知。學生能夠做到記憶、描述、復述等動詞描述的事情就能達到認知這個層次的目標。比如,學生學習后能夠背誦某個概念或復述某個定義,就等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達到了認知這個目標。在這個層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是最簡單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只需要背誦就可以達到記憶的目標。
第二個層面是理解,比記憶層面更進一步。學生需要做到的行為動詞包括:概括、列舉、舉例、解釋等。比如:學生學習完成后能夠舉例說明二進制和十進制數之間是如何轉換的,這就等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達到了理解這個目標,這個層面要求學生能夠解釋觀點和概念。
第三個層面是應用,比理解層面更高一層。應用層面需要學生做到的行為動詞有:應用、執行、實行、計算和完成等。也就是說,換一個環境,學生依然能夠使用所學的這些知識和技能,就等于學生達到了應用這個目標。比如,學生學習完Word 2010這個軟件后,能夠制作個人求職簡歷。
第四個層面是分析。分析層面需要學生學習結束之后能夠把學到的信息進行分解,使之成為發現、理解或相互之間有關系的幾個部分。這個層面需要學生做到的行為動詞包括:比較、歸因、發現、整合等。比如,學生學完Office辦公自動化軟件后能夠比較Word、Excel和PPT這3個軟件的異同。
第五個層面是評價。評價層面需要學生做到的行為動詞包括:檢查、評論、判斷和檢測等。該評價是指學生能夠對發現的現象給出綜合評價,而不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比如,判斷計算機出現故障后的處理方案是否合理。評價層面要求學生具有綜合學習的能力或者對復雜問題進行分析的能力。
第六個層面是創造,是最高級的一個層面。比如,在大學的課程學習完成后,學生能夠發明一個新的產品。
教師使用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制訂教學目標后如何呈現給學生?呈現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教學目標放在翻轉課堂課前預習的視頻當中,另一種方法是將教學目標放置在網絡教學平臺中。
教師定義好了教學目標之后,先不要急于設計課堂學習任務或課前學習任務,這時一定要注意教學目標的匹配問題。教學目標的匹配就是教學目標和課堂學習活動、課前預習活動、課后復習活動及學習評價一定要匹配,只有這樣,翻轉課堂才算是成功的。
在認知過程維度和知識維度的二維關系表中,第一行從左向右表示認知過程維度,第一列從上到下表示知識維度,見表1。當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任務三者完全匹配時,三者的定位應出現在橫向和縱向交叉的同一個單元格中。

表1 認知過程維度和知識維度二維關系
在計算機翻轉課堂教學的改革中,教師首先需要搭建學生學習的云端平臺,并將課前準備的微視頻、教案、課件、模擬練習、素材等放置于在線學習的云端平臺上,方便學生在課外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化、個性化學習。同時,教師在課前需要繼續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有效地制訂課堂學習目標,即依據學生在課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課堂活動任務,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和解決課前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掌握知識和技能,使知識得到內化,從而使翻轉課堂在教學中實用化、靈活化,不至于機械和生搬硬套。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簡單練的教學形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率,更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實驗反思、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茍勝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中的運用研究——以樂山師范學院為例[J].時代教育,2014(3):129-130.
[2]劉健智,王丹.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實踐評述[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68-71.
[3]劉長生,劉新橋,黎湖廣.以翻轉課堂來推動未來高職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4-37.
[4]范林秀,曾慧芳,李麗霞.大學信息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3):69-72.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2-0079-02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