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朋
【摘 要】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適當的展現出語言藝術,就能令小學生愿意積極的接受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應用淺顯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應用多樣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情感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語言藝術
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有時會發現一個教學問題,即他們雖然在開展數學教學時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講授數學知識,但是學生似乎不能迅速地吸收,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就是本次研究將要探討的問題。
一、應用淺顯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很弱,有時數學教師應用高度抽象化的語言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有時學生會難以明白教師的意思,為了讓學生迅速理解數學知識,教師要應用深入淺出的方法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其中,教師一邊為學生講解熟悉的數學知識,一邊引用類比的方法讓學生把熟悉的事物引申到抽象知識的學習中,這是一種能夠讓小學生理解的數學教學方式。
比如以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分數的知識為例,有一些學生不能迅速的理解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分母,為什么分子和分母不可以倒過來,為什么同分母的分數可以直接相加,同分子的分數卻不能直接相加。有一名數學教師這樣為學生講解這些概念。
師:現在有1筐土豆,我們要拿走這筐土豆中的一半,可以怎么表達?
生:可以表達為1—1/2(筐)。
師,現在我們要再拿走半筐土豆中的一半,可以怎樣表達呢?
生:可以表達為1—1/2—1/2÷2=1/4。
師:那么在這個例子中,分子是什么意思呢?分母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分母就是總分子,分子就是總份數中其中的幾份。
師:那么,分子和分子可以隨便調換嗎?
生:(想一想回答)不能。
師:那么現在有一車土豆和一筐土豆,加起來應該如何計算呢?
生:(回答不出來)……
師:如果一車土豆和一筐土豆加起來,土豆的數量產生了變化嗎?
生:產生了變化。
師:現在能說,它還是一車土豆嗎?
生:(繼續思考,不知道如何回答)……
師:要如何才能準確的描述土豆的變化呢?
生:要統一一個單位,或者用一筐土豆為單位來描述變化,或者應用一車土豆來描述變化。
師:你認為用一筐土豆計算更方便,還是用一車土豆計算更方便呢?
生:用一筐土豆更方便面,可以把一車土豆換算成好幾筐。
教師如果直接為學生講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可能不能跟上教師的教學思維,這一名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熟悉的知識引導學生思考數學概念,能夠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熟悉的生活知識結合起來思考,從而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是什么意思。
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時,要應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換為學生理解的生活知識,應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二、應用多樣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會發現部分數學知識比較復雜,教師難以描述這類復雜的數學知識,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解,有時就會出現教學時間耗費太多的問題,那么要如何高效的講解這類知識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結合圖形、符號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比如以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平面幾合圖形中三角形、正方形、圓的知識為例。如果教師直接為學生講述邊、角與幾何圖形的關系,學生可能就會很難理解這些知識,此時,教師可以邊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一邊為學生畫圖形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看到,在一個平面上,有三條不平行的線,分別無限延長可組成一個封閉的圖形,這個圖形是什么?學生看到這個圖形以后,可以理解到平面中三條不相交的直線可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性質特點就是三條直線構成一個封閉的平面,這個平面必然有三個角。此時教師可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在平面中,如何有四條不相交的直線,可構成怎樣的圖形呢?教師告訴學生如果不能理解,可以在紙上畫著試試?這一名數學教師就是應用符號語言輔助學生理解了復雜的數學知識。
數學教師要意識到小學生有時難以了解抽象的語言描述,卻易讀懂直觀的圖形描述,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擅用圖形、符號等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
三、應用情感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部分數學教師發現,自己在講述數學知識時,學生不愛聽講述的數學知識,那么要怎樣吸引小學生聽自己講數學知識呢?筆者認為,小學生不喜歡聽教師講授的數學知識,是由于他們覺得教師講授的數學知識太枯燥的緣故,小學生有情感豐富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可用情感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吸引學生自主地探索數學問題。
依然以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平面幾合圖形中三角形、正方形、圓的知識為例。有一名數學教師曾經給學生一堆各式各樣的三角形、方形、圓形的圖形。然后對學生說,三角形、方形、圓形是三個不同的家族,他們三個家族的人有共同的特點,現在,三個家族的兄弟們分散了,你能不能根據他們的特點把三個家族的成員區分出來?然后說明為什么要這樣分呢?如果這一名數學教師直接要求學生找出三角形、方形、圓形的特點,學生可能會覺得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很枯燥。現在這一名數學教師結合小學生情感豐富的特點要求學生找它們失散的兄弟,學生豐富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于是便愿意積極地探索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語言藝術的應用,只要小學數學教師能適當的展現出語言藝術,就能令小學生愿意積極地接受數學知識,本次研究說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用語言藝術開展教學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牛小連,李美玲.淺談教師的語言藝術[J].新課程(小學版).2008(03)
[2]付秀梅.表揚的語言藝術[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4(08)
[3]連淑萍.淺談教學中的語言效應[J].教學與管理.2002(26)
[4]薛柏玲.淺談小學一年級教師的語言藝術[J].黑河教育.2012(01)
[5]康艷麗.用好語言藝術 精彩數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