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權
【摘要】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高效課堂 效率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使定性的知識呈現靈動的狀態,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數學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數學知識。這里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1.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因材施教
1.1 了解學生個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中高興得到老師的夸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共同前行。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的競爭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讓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如何使課堂高效運作具有一定的難度,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課堂必須要讓孩子感到有趣。孩子在課堂上都能自主積極的探索,讓數學變得有趣起來,讓孩子在課堂上感到學習的快樂。
1.2 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2.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構建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個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
3.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
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首先,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
4.課堂中優化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倍咝У財祵W學習活動應是在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追求。
4.1 課前引人入勝的導入。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進課堂就可以或讓學生聽聽與課文有關的錄音或音樂,或講一個與課文有關的小故事,或展開一段與課文有關的精彩對話,或利用視頻短片導入等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2 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課前寫好小黑板,課上通過小黑板讓學生看,明確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用多長時間,如何檢測等,并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問題等等。而學習目標與自學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學生以激勵比賽方式最好,因為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3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而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5.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教師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使之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并提供給學生共享。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感覺對教學很有幫助。
5.1 課堂導入更吸引人。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焙玫恼n前導入不但能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注意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將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5.2 興趣更易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講臺下流露出消極厭煩的情緒或自己做別的事。這種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講解很難對未親身經歷過的學生產生興趣。運用電教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數學的教授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6.形成良好的習慣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應該使課前、課堂和課后等方面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我們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我作為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艷麗.數學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效率[J].新課程研究,2013.(6).
[2]孫靜華.興趣:學習的摯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4).
[3]劉云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2.(35).
[4]朱艷峰;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管理策略初探;[J].新課程(上)2014.(04)
[5]鄧桂元;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群文天地》2012.(12)
[6]唐瑞芬,朱成杰,數學教學理論選講,[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