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其吉
摘 要:寫作是藏文教學的重要組成,也是人們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寫作是最令他們頭疼的學習活動。在寫作中困擾他們的不是“提筆忘字”,而是寫無可寫。即使經過了小學的寫作訓練與寫作能力培養,他們寫出來的東西也往往只是記流水帳。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呢?在筆者看來就是他們缺乏“生活”。本文筆者就如何在初中藏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生活元素;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方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初中學生在經過小學藏文學習之后仍然對寫作訓練感到頭疼,仍然在進行寫作時感覺“文思枯竭”,“寫無可寫”。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們缺少下“鍋”的“米”。而寫作素材就是學生的“米”。這些“米”從哪兒來?就要從生活中來。在初中藏文寫作教學中運用生活元素,挖掘生活資源,獲得寫作的真情實感,學生寫出高水平的作品就不會再成為難題。那么在學生寫作訓練中該怎樣應用生活元素呢?
一、積累生活經驗
“真情實感”是學生能進行高水平寫作的基礎,而真情實感來源于哪里?就來源于他們的真實生活。觀察是知識的源泉,同時也是認知世界的起點。用心觀察生活中的人與事,能夠提高學生對世界的觀察力,把生活中的點滴直接運用到藏文作文的寫作中。因此,老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可以讓學生適當的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人與事,記錄下自己觀察到的一點一滴,搜集更多的外界信息,整理成寫作素材,便于以后應用到藏文寫作中。例如,學生在練習有關記述文的寫作時,老師除了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還應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農村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享受生活的樂趣、捕捉生活中出現的小細節。老師指導學生觀察農民的生活,可以讓學生幫農民畫像,觀察農民的外表、衣著以及精神風貌等,與其他人進行對比,并描繪出農民的不同。由于多數學生還是第一次去到農村生活,對農村生活比較好奇,學生會非常感興趣,在農村平凡的生活中去體會生活的辛酸苦辣。學生在參加完農村實踐活動以后,都會對生活產生極大的感觸,在寫作的過程中融入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的心。又如,在母親節時,老師積極組織每個學生都參與幫媽媽做家務的活動,實踐的時間為一天,學生可以幫助媽媽洗衣服、做飯、倒垃圾、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等,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體會父母的辛苦,使學生應該學會對父母感恩。學生在參加完這一活動之后,就會有感而發,在寫文章時能夠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從現實生活中不斷積累素材,不僅能充實學生的頭腦,便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還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學會思考與感悟
“心得”,用心才會有所得。學生要想積累下生活元素,積累下真情實感,就需要學會思考,學會感悟,形成心得。學生在寫作文時,如果只有觀察體驗與閱讀積累,而沒有對文章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則很難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好的文章,必須要有思考,有見解,才能夠反映出學生對生活的探究,對人生的思考。思考是指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必經過程,對文章起到承前中學藏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江蘇省淮安市清浦中學郝麗啟下的作用,學生通過簡單的語言表達對生活的認識。例如,魯迅寫的《故鄉》這一篇文章時,魯迅對“我”回憶中的那個美麗的故鄉的描述運用了很多色彩,“深藍的天空”“黃金的月圓”“碧綠的西瓜”三者相結合,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看到一個具有色彩的故鄉。魯迅就是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感悟到生命的真諦,對寫作用詞的精當與絕妙,從而寫下很多優質的文章,因此,老師應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思考研究。又如,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來,人們購買大量的月餅,都忙著回家過節,售票大廳排著長長的隊伍,會看到每個人手上都提著月餅禮盒,不管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坐在火車上都會聽到人們議論的話題,這些場景在生活當中都是十分常見的,但是這背后卻具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老師應善于把握生活情景,將生活情景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總結自己的親身體會。
三、關注真實生活
真實的生活不同于童話世界,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需要學生學會辨析,需要他們對于生活中的“實事”有自己的判斷。學生在藏文寫作中,不僅需要非常豐富的寫作素材,還需要有深厚的思想文化,以及對事物的獨特看法。偉大詩人蘇軾曾說過:“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古語言:“寫作要多讀、多看;做題要多練、多思;鞏固要多記、多用;運用要多想、多試。”因此,學生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都需要大量的閱讀,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例如,中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多閱讀《讀者》和《哲思》這一類雜志,多關注時事新聞,學會觀看新聞聯播以及閱讀報紙、報刊等,積累有關政治、文化以及經濟方面的素材,通過時間的閱讀積累,形成一個來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學生的精神世界也得到豐富,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會擔心沒有東西可寫。此外,老師應對當前的熱點新聞進行分析,并搜集整理相關的專題報道,及時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對報道中的消息提出自己的看法。又如,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搜集一些熱點問題,如目前最為熱點的貪污案、揭露社會貪污等,并把資料的時評給學生閱讀,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到這一社會現象,指導中學生學會觀察社會上的人如何理解新聞事件,采用多樣化的角度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多積累熱點新聞常識,如果寫到這一類作文時,便能把社會中出現的一些貪污腐敗事件應用到作文寫作中。
綜上所述,什么樣的文學作品才能打動讀者?筆者認為應該是源于生活實際,能夠和讀者生活有真實交集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而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生活賦予他們的意義就更加豐富。他們更需要充滿生活化的氣息,使作文內容變得更加真實。生活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素材選擇空間,因此,老師在進行中學作文教學時,必須讓生活走入學生的學習課堂,進一步提升中學藏文作文教學的生活化。